暖风嬉戏晨鸟练嗓
我在朝阳的护送下
面溢红光
头戴草帽杵在肩扛
身后背起储水的袋囊
我要为那片
欣欣向荣的苗圃
除障梳妆
天真的目光幸福地吟唱
兴奋的小手
抓到了我残破的衣装
轻轻俯身逐个探望
是否干渴有啥心障
我要为你们亲自梳妆
我要为根浅枝瘦的小李
松土加养
好让他胸挺枝壮
我要为心烦意乱的小赵
拔掉闹心的草王
好让他尽兴沐浴
阳光的恩赏
我要为荒长无度的小刘
掰掉发叉的思想
好让他梦植蓝天
材壮成梁
我要为口干舌燥的小花
舀一勺解渴的爱浆
好让她鼓足向上的力量
一次次流汗的酣畅
一片片蒸蒸日上的希望
亲爱的孩子们我的小圃苗
请拉紧这蓝天的衣衫
请深吻这土肥养足的苗床
用枝繁叶茂的未来
扮靓这千山万岗
“娘,我去学校了。”
吃罢清早饭,土根向依旧在低头忙碌的娘亲道别。
“去吧,根。这是你给孩子们上的第一节课,一定不要过度紧张。人常说,万事开头难嘛,娘给你加油!”
土根娘抬起头,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土根,和风细雨地说道。
“娘,您就放心吧!我这几天多次试演过的,一定会马到成功的。”
“娘,我走了。”
土根迎着红彤彤的朝霞,迈向了人生的又一个起点。
此时,村外的麦田已返青,征服了严寒的麦苗,正伸着朝气蓬勃的脑袋,把幸福的春天打探。
走过了这块承载希望的麦田,就看见了村小学的全貌。
昔日破落的土围墙已无处寻觅,整洁的蓝砖墙为它换上了一件崭新的衣裳。
向阳而开的红漆大铁门,像一位满面红光的慈祥老人,把一腔热血都写在了脸上。
大门右侧的蓝砖墙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强国警语,反射着抢眼的亮光。
“文化强国,学校就是希望的苗床。今天起,我就要为这片孕育希望的小秧苗除草灌浆。”
此时,土根感觉自己更像一个庄稼人。
用爱护苗,仗步四野。
宽阔的校园里,昔日的土坯教室,也已换成了二层小楼,整洁且气魄。
亲爱的母校,我回来啦……
“铛——铛——铛——”
随着预备铃响起,土根健步走进二年级教室。
此时,一张张陌生又可爱的脸庞,瞬间向他聚拢过来。
讲台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多像自家山墙上,那一窝嗷嗷待哺的雏燕啊!
此时,第一次登上三尺讲台的土根,既紧张又兴奋。
我应该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不用过分紧张。
顺利熬过这第一节课,我就”是一名代课老师啦!
看着讲台下,那一双双惊奇且可爱的眼神,土根也在暗暗给自己加油鼓劲。
“铛铛——铛铛铛铛铛——”上课铃响了。
“起立!”
“老师好!”
“同学们好!请坐下!”
师生互致礼节过后,土根开始了既紧张又兴奋的第一节课。
“同学们,上午好!”
“因为你们原来的语文老师有事,不能继续给你们上课,所以,从今天开始,由我教大家语文课。”
“也就是说,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新朋友了。我除了教你们识文组句,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还可以帮你们解答平日里遇到的各种困惑。我希望能成为你们的良师益友,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大家说好不好!”
为活跃气氛,土根有意提高了调门。
“好!”
两台下传来齐刷刷的响应声。
“语文是数学及其他学科的基础,我们必须好好学习。只有语文学好了,其他科才会有相应的提高。并且学好语文这门课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让自己说话更流畅……”
土根在三尺讲台上倾尽所能地讲,同学们在讲台下聚精会神地听。
土根的第一节课终于大获成功。他已准备好,在这三尺讲台之上,开启新的征程。
此乃是:
《晨光里的三尺田》
朝霞染红竹篱笆脚步叩醒晨露答
麦苗顶破残雪痂探头问春天去哪儿呀
转过那片青纱帐蓝砖墙换了旧模样
红漆铁门笑开花把朝阳别在鬓角发
警语在墙上发烫烫热了少年的肩膀
谁说书生不扛枪我扛着粉笔守苗床
二楼教室窗明亮曾是昨日破瓦房
母校啊别来无恙我带着初心返场
预备铃敲碎晨霜雏燕们围在我身旁
像山墙下的旧燕窝盛满星星的仰望
第一声“老师你好“震落掌心的紧张
粉笔字写下名字就刻进彼此时光
我说起文字的重量像麦种埋进土壤
语文学堂的晨光会催开所有翅膀
他们眼睛里的光比朝霞更清亮
当整齐的“好“字响起惊飞檐角麻雀忙
下课铃摇碎光斑教案上汗渍成行
却看见三十双小手把春天拍得响当当
原来每颗小秧苗都等着晨露滋养
而我的第一堂课正长成新的希望
上课铃托起朝阳我站在潮头领航
看“教育为本“的砖砌成未来的肩膀
这三尺见方的田播下星辰和麦芒
等秋来收成在望会是银河在流淌
粉笔灰落在衣襟像落满月光
而每个孩子眼睛都是初升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