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树叶过河

第230章 新增一

树叶过河 我是名学生 664 2025-01-20 15:49

  打折促销折本买买买都单于

  面裙这一服饰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流变,大致可以概括为:汉唐时期流行围系之裙、宋代出现门襟之裙,明代形成结构相对固定的马面裙。中国古代裙子在清末达到了发展的顶峰,形成或发展了拼缝、围系、叠褶、门襟、包边等工艺特色,出现了百褶裙、鱼鳞裙、阑干裙、月华裙、凤尾裙等名目的清代马面裙。

  在一篇名为《史更几兴废,物华常流传——马面裙的始末、解构与重组》的文章中,作者祁姿妤总结,清代马面裙的五种基本特征:一是拼缝;二是由前向后围系;三是叠褶;四是有门襟;五是镶有阑干边。这五种设计元素不是一下子出现的,它们在古代首次出现之时,其所属政权的统治者民族身份均不相同,并且这些元素的使用者的性别身份也有所差异,作者列了下表进行介绍:

  虽然都以“马面裙”为名,但是如上所述的五个因素的各种消长变化,也会让马面裙呈现不同的样貌。

  采访中,《历史的衣橱》作者、服饰史研究者顾凡颖向澎湃新闻介绍:在明代,马面裙男女均可以穿着,至清人入关112以后实行“男从女不从”的服装法令,马面裙就作为汉族女性的服饰保留下来,进而在裙边增加了襕干边或多重镶边,既起到加固作用,也添加了装饰元素,由男女通用的裙子变成了只有女人才穿的裙子。

  另外明清的马面裙在制作手法上也有区别。明代马面裙主要是褶裥马面裙,是将矩形面料折叠成褶裥,褶大且是活褶;而清代常见的襕干马面裙,则是直接用三角形或梯形面料拼接缝制成裙,巧妙地形成了上大下小的结构,取消了褶裥,面料与面哈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