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成为公认的反派董卓

第10章 《春秋决事比》

  【都穿越了,整点科学可以无法解释的不过分吧。】

  董卓猛的睁眼起身,光溜溜的站在木桶中,惊得四女慌乱后退低头而立,目光呆滞,嘴里念着:“父亲,父亲你说什么,父亲!”站了5.6分钟。大叫取笔墨!

  走出木桶,侍女连忙为董卓擦身穿衣!有暗部曲探头看了一眼立马隐身了。董卓拿起笔点墨奋笔疾书,笔走龙蛇,目光如刀!

  只见纸上写着:《春秋比事决•又十一卷》,昔日至圣先师孔圣人著《春秋》,以史为鉴,尝危言明大义以劝谏世人,为人为君为臣,当合仁义礼智信也!

  后先祖“董子”著《春秋繁露》《天人三策》,以通圣志,释经义。罢百家而尊儒,使天下同思同想同念,以安天下人心!文同而后言行能同,言行同方能天下一心!

  然天下之大,央央大汉,难免有不通教化之人,行事不合人伦理法,故作《春秋决事比》确定判案标准。以“原心定罪、礼法结合”合通圣人教化!

  八世孙君雅不才,文不能为君父定策,武不能为君父开疆,上不能治郡理政,下不能教导世人。微末下官,能力有限。然数十年为唯爱读《春秋》,终是给先祖丢脸了!

  雅为县尉多年,还算尽责,虽终日与盗贼来往,也深知当以教化为重,劝民向善为先!多年判案定罪,处置嫌犯,多以劝谏教导为先,后辞官归乡,往日种种,历历在目,思前想后,得出二点解决之法!

  一者,民众获罪,多因不通律法,律法不同在民不识文字。若天下有缘者读此书,认同此言,且有能力或有资财,当办蒙学,教幼童以识字学文,此大功于社稷也,雅在此拜谢各位同志!若蒙学大兴,则天下大兴!!

  二者,民若获罪,首在判决。判决标准,判决依据为判决核心根本。民众亦有公心,判案人之心应上合君心,下合民意,方为公心!若为公心,则能善判!若是善判,则民喜,若是恶判,则民怨!故先祖董子著《春秋决事比》,以定“善判”232案例为决事比。

  雅才疏学浅却也不失公心,欲仿照先祖,增文立案十一卷•120例,不敢言“善判”,只要不是“恶判”,我心可安!若有后来同道者,有其他“善判”也可增入期中,若有行文不妥,判决更优,望同志不吝赐教,欢迎修订!

  正文第一君守篇,第二臣守篇,第三不应重律篇,第四不应轻律篇,第五不定律篇,第六不屑教律篇,第七律目篇,第八律细目篇,第九人伦之变篇,第十自序篇,第十一引经传一百二十事。

  董卓书写飞快,平均一个字不到一秒,好在字迹还算工整,都能有效识别。四个侍女打着下手,开始手忙脚乱,慢慢有了节奏,一个专门磨墨,一个人递纸铺平,一个人叠好铺平,一人把没写黄纸抱来写好的抱走!

  一个小时后纸写完了,侍女又抱来空竹笺,看董卓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又出去找纸,整个养心殿的纸和竹笺都写完了,恰巧董璜从祖母那来唤董卓,准备开宴了,在河东的董卓的亲眷家属都来了,就差董卓了!

  董璜开始还不好意思来,他以为董卓这么久还没来,是在房中百日宣淫呢!因为他以前碰到过,所以来的时候磨磨唧唧,蹑手蹑脚,确没有听到任何声音,院中有几个婢子杂役行事匆匆,小步快走却不敢发出声音!

  董璜疑惑的看到侍女秋香从董卓房出来,立马招呼她过来问发生了什么!秋香说:“大人本来好好的泡着澡都快睡着了,突然起身喊父亲,父亲,然后发了好一会儿呆,然后就说要写字,这都写了快一个时辰了,奴婢也不敢问。房间的纸快用完了,奴婢得去找纸了。公子,你说大人会不会真的中邪了?”

  董璜双目怒蹬盯着秋香:“大胆!”秋香连忙下跪。董璜接着问道:“谁说的!”秋香吓得直哆嗦,支支吾吾说是听容嬷嬷说的,容嬷嬷说她以前见过!

  “好了,还敢胡言乱语!你刚刚说里面什么没有了?”董璜说。秋香答:“纸快没了!”“嗯,你去准备茶水,点心!其他不用你管,不想死就管好自己的嘴,告诉里面几个不说不问,听吩咐。去吧!”

  秋香走后,董璜来到董卓卧室门口,沿着门缝往里面瞧了瞧,看见董卓站立弯腰确实在写着字,刚想推门进去随后立马停住了。转身把门关紧,董卓真有事暗部曲早就来报了!

  于是出殿吩咐亲卫,带人把董卓这保护起来,任何人不能进出,不周围不能发出声响。又命人去叫大夫到殿中偏房候着,自己带着两个亲卫快步去二殿府吏办公区拿纸张!

  回到董卓门口又往里看了看,召手叫秋香来拿纸!吩咐两个亲卫守在门口,自己又出门了!刚出大殿们就跑了起来,来到董母身边贴耳轻语,董母脸色由笑转惊,然后表情严肃,正欲起身说话。董璜立马贴耳又说了几句话,于是开口说到:“卓儿有事,我们先开席吧,不等他了。”然后笑着招呼众人,终是脸带担忧之色!

  董璜退身来到李儒身后,跟李儒说了几句话后,李儒起身拱手开口道:“祖母,岳父有事唤我,文优先行离席!”董母点头:“快去吧!正事要紧!”

  走在路上,董璜把详细经过说了一下,李儒说“你处理的很好。”又吩咐到,“把那嚼舌根的容嬷嬷先处理了,其他人等岳父醒了再说,那个秋香一点都不稳重,算了,我们先去看看。

  二人来到养心殿内,众人便有了主心骨,安排丫鬟给董卓房间掌灯后,董璜拿出董卓写好的部分文章给李儒看,李儒越看越惊,吩咐董璜去董卓房里候着!小心看护董卓和手稿。

  李儒来到隔壁偏房,看了起来。看着看着入迷了,等到拿出来的都看完了,李儒出门去见了见董母。回来招呼董璜把新写好的手稿给他看!

  就这样,一个在写,一个在看,一圈人伺候着,成了一条流水线。中途董琚,牛辅等几个过来看董卓,李儒拿着手稿在他们眼前晃了晃,跟他们说是在修改《新军条例》,就把他们打发走了。

  董琚几人都说董卓辛苦,唯独牛辅颇有怨言,努了努嘴。

  天空漆黑一片,养心殿灯火通明,远处时而传来几句鸟叫,院内却安静如水。

  董卓口中喃喃,春花离的最近,隐隐听到董卓说:“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正想凑进些听个仔细,突的董卓盯着递纸的夏雨喝到:“快一点!”吓得夏雨直哆嗦,眼泪刷的就跟下雨一样说下就下了!

  董璜立马走过来拉开夏雨,自己来递纸,夏雨一个踉跄撞到木桶,手臂磕到地上磕出了血!这下夏雨的眼泪越下越大了。

  董卓气喘吁吁,脸色急切,手中笔握得更紧了,字也写的越来越快,董璜担忧道:“叔父,叔父,你没事吧!”董璜看到董卓额头沁出汗水,转头看向夏雨骂道:“废物,快去叫大夫进来,愣在那里干嘛,转头又喊姐夫,姐夫?”

  夏雨刚打开门,就看李儒和大夫匆匆赶了过来,然后听到耳后传来董卓喝斥声:“闭嘴,别说话。”

  众人一愣,李儒招呼大夫进门,看到董璜尴尬的看着他,向前几步看到董卓气鼓鼓,双腿发抖,嘴里喃喃:“念其本是好心,,,可免,,家中老,,忠义,向善,,,调解兄弟财产案例完,夫亡妻子改嫁案,,,没时间了!”

  众人直直的看着董卓,不敢说话,也就3.5分钟后,董卓噗的一口血喷到董璜脸上,董卓右脚一松,秋香慢吞吞了快20年,什么都比别人慢半拍,此时到眼疾手快,扶了一下董卓,她这小身板哪里扶得动,董璜脸都没擦,猛的起身打翻了砚台,墨汁四溅,踩着桌面来到董卓身后扶住董卓!

  秋香顺势拿下董卓手中笔,一同扶着董卓,开到床边,秋香拖鞋上床本欲掀开被子,不料董卓太重,董璜脱手没扶住,秋香提起被子被董卓挤到了里头!

  董卓眼神一下子又明亮起来,连连喊父亲父亲,突然语气变得惊讶,改喊哥,哥,大哥,双手就要去抱,不出大家所料,秋香被董卓抱在了怀里!

  【为什么是“春秋决事比•又十一卷”?小编查了一些资料,董君雅也就做了县尉,也就判案有点心得。董仲舒有八个儿子一个女儿,可董卓这支搬到凉州,常年打仗动荡!所以文落武强!从取名推断董君雅很喜欢诗经,但“春秋”算是家学,董卓也酷爱“春秋左传”!最重要的后世写春秋相关著作的小编就找到清•龚自珍的《春秋决事比》十一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