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挑起乱世:从流民开始杀官造反

第21章 王都头执意追击

  白水县,西城外。

  就在点燃烟花一刻钟前。

  王顺攥着斥候带回的密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猛然一脚踹翻身旁枣木凳。气急败坏地吼道:

  “好个狡猾贼子!竟弃城遁逃了!”

  原来,王顺早遣军中最擅攀爬的精锐斥候缒城而入,又暗通城中世家大族。

  此刻方知,贼军已于亥时末,从东城悄然撤离,如今城内仅余五百流民守城,这分明是拖延之计。

  王顺懊恼不已,他一晚上披甲执剑,彻夜未眠防备敌军夜袭。

  却不想这一伙敌军,根本无意恋战,甚至连守城都舍弃了。

  他三步并作两步,匆忙掀开内帐帘栊,唤醒帐中文士:“先生,实不相瞒,城中贼寇已于傍晚遁走。”

  文士本枕着兵书假寐,睡眼惺忪间。闻言顿时清醒,猛地坐起:

  “此讯当真确凿?莫不是贼寇设下的诱敌之计?”

  王顺面色凝重,沉沉颔首:“某家令斥候翻墙入城,还携来家父书信为证,信上钤着王家私印,料想是无差错的。”

  说着,将染着些许尘土的信笺递了过去。

  文士接过书信,就着油灯逐字细阅,须臾间面色骤变,喃喃自语道:

  “待民宽厚,不扰豪强,散财聚人,遇敌不战……

  此子实乃乱世枭雄!昔日曹孟德未起势时,怕也有这般韬略。”

  “先生所言何事?”王顺凑近追问,铁甲碰撞发出轻响。

  文士神色严峻,缓缓起身踱步:

  “都头有所不知,此贼寇非比寻常。依书信所言,贼寇欲东进澄城县。

  都头不妨暂作壁上观,待其与澄城县的巡检司交锋。若贼寇可破,都头再出手不迟。

  若巡检司败北,都头亦可向朝廷禀明,贼众势大,能保境安民已属不易,此乃万全之策。”

  王顺却不以为然,嗤笑道:

  “先生过虑了!贼军虽号称万人,然半数皆是老弱妇孺,余者多为流民。

  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恐连行路都艰难,如何敌得过我麾下虎狼之师?

  末将打算即刻舍弃辎重,轻装追击,天亮前必能将其一举歼灭!”

  文士大惊失色,急得双手连摆:

  “都头万万不可!其一,贼众万人,我军仅五百,敌众我寡,此乃兵家大忌。

  其二,夜间行军,伸手不见五指,道途不明,若是中了埋伏,或是坠入沟壑,如何是好。

  其三,我军整日奔波,方才抵达白水城外,若再轻装急进,必成疲惫之师!恐未战,士卒便已人困马乏。”

  王顺闻言,正自犹豫,帐下百将李雄跨步上前,高声进言:

  “都头何须迟疑!这些年我等南征北战,剿灭贼寇无数,什么阵仗没见过?

  此番不过人多些罢了。

  况且都头丢了白水县,若不能立功赎罪,日后如何向朝廷交代?不如趁消息未散,速战速决,将功补过!”

  王顺看向文士,叹道:“先生,李百将所言有理。白水县已失,县令身死,若不能立下大功,我性命难保。先生可有两全之策?”

  文士捻须思索片刻,道:“不如先夺回白水县城,如此亦有收复之功,或可抵消罪责。以我军之勇,区区五百残兵,何足挂齿?”

  王顺摇头:“斥候回报,此贼寇颇得民心。百姓虽未必会为其守城,但想里应外合绝无可能。

  而城上有五百贼兵据险而守,我军无攻城器械,粮草亦不足,久耗城外,恐有不测。”

  文士仍不死心:“王都头,城内守军不过是贼首,留下拖延我等的。

  贼军主力既已离去,守军必不会久留,我等只需稍作等待,城池自可收复。

  何必冒险追击?此乃不智之举啊!”

  王顺心中早有盘算。

  一来被李雄的话触动,也知道若不立功,前途堪忧。

  二来他自负以往以少胜多,曾率两百人,便剿灭盘踞山寨的三千山贼。

  这伙流民虽众,却无险可守。

  再者……

  李雄见王顺意动,凑近压低声音:“都头,那贼寇席卷白水县十万两白银,若能夺回,再加上军功,都头必能青云直上!

  到时候,莫说这小小巡检使之职,怕是州府的军职也唾手可得啊!”

  此言一出,王顺再不迟疑,沉声道:“传令全军,即刻拔营,向东急追!违令者,斩!”

  “诺!”李雄领命而去,脸上难掩得意之色,一路小跑着出了营帐。

  王顺转向文士,拱手道:“先生,某家心意已决,还望先生相助。”

  文士长叹一声:“既然都头执意如此,在下也不便阻拦。只是夜间行军凶险,还望将军多加小心。”

  王顺脸色微变:“先生这是何意?莫非要弃我而去?”

  文士一揖到地:“都头这也无需用到在下,在下也不便叨扰。救命之恩,来日必报!”

  说罢,转身便要离去。

  他刚走到营帐门口,却被两名亲兵拔刀拦住,寒光映得他脸色发青。

  王顺悠悠开口:“先生想必是乏了,先下去歇息吧。待我得胜归来,再向先生赔罪。你们俩保护好他!”

  “诺!都头!”两个亲兵先是向王顺拱手,随后看向文士伸出手道:

  “先生,请吧!”

  文士深深看了王顺一眼,那目光似有千言万语,最终也只是化作一声叹息,随亲兵离去。

  王顺望着文士背影,暗自思忖:“风险我岂会不知,只是富贵险中求啊!

  如今陕西大旱,还未曾见到有结束的希望,如今若不尽快离开这火药桶,日后怕也没有好处!”

  ……

  白水县城头,赵虎紧盯着巡检司大营动向,手中的刀柄被攥出了汗水。

  不多时,只见一群举着火把的身影绕过城墙,向东疾驰而去。

  火把连成的光带,在夜色中宛如一条蜿蜒的赤蛇。

  赵虎并未轻下判断,先遣三名眼尖的士卒沿城墙追踪。又放下吊篮,派最机敏的斥候,潜入巡检司营地探查。

  待巡检司人马消失在视野中,赵虎方确定敌军倾巢而出,去追大哥赵炳了。

  亲信冯丁也忧心忡忡,凑过来压低声音:

  “二哥,大哥让我们守到天明,可眼下离天亮还有一个时辰。不如我等出城迎战,再多拖延一段时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