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排枪
敌人的喊杀声越越来越大,距离他们也愈来愈近。
伴着喊杀声,八九十名气势汹汹的敌人撞开灌木,长枪砍刀抡成一片银弧,领头的王大发吼声里带着痰音:“随我冲烂这群狗娘养的秧子队!”
“一组!放!”
待敌人冲至三十步左右的距离,彭刚终于下达开火的指令。
一组的十二支鸟铳,有八九支喷出橘红色的火舌。
陆勤手里拿的是口径接近一寸的大鸟铳,又粗又重,全装药的情况下威力惊人。
饶是陆勤早有心理准备,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巨大的后坐力顶得踉跄半步,耳膜子嗡嗡作响。
第一轮排枪过后,冲在最前边的四名敌人裁倒,陆勤亲眼目睹一名高个子的敌人脖子嵌了铅子,血雾喷得比树冠还高。
也不知道这枪是谁蒙的,蒙得这么准。
硝烟未散,二组的鸟铳铳管已从人缝中探出。
“二组!放!”
二轮排枪打得更为沉稳整齐,破膛而出的铅子扫过冲阵的敌人。
二轮的齐射扫倒的敌人足足有五六名,其中一颗铅弹穿过人缝,直接掀了后排挥旗疤脸汉子的天灵盖。
李奇模模糊糊地看见白花花的脑浆泼在蓝旗上,旗子带着惯性在原地有气无力地晃了两下,才被倒下的尸身带进灌丛。
二轮排枪结束,敌人的士气便已经被打崩。
到底是一群乌合之众,连三轮完整的排枪都没能扛过去。
“三组!放!”
三组放排枪时,敌人已经转身溃逃。
三组的鸟铳手只能瞄着敌人的后背打,敌人逃跑的队伍很散,距离也被拉开至三十六七步。
三组的这轮排枪,效果反而是最差的,只击倒了两名敌人。
“苏三娘!陈阿九!带着艇军兄弟追击残敌!”
彭刚转过身,对长枪手队列后边的友军下达了追击命令。
打顺风战,追击残敌剩寇那是天地会武装的长项。
得到命令的艇军老人带新人,如离弦之箭般向前飞奔而出,一路上追着王大发的人砍。
三十六支鸟铳打出的硝烟不是很浓,很快就被紫荆山的山风吹散。
彭刚举起从张钊那里缴获的单筒望远镜观战。
其实罗大纲、苏三娘的这部分艇军资质还不错,尤其是那些老艇军,十分勇猛剽悍,近战格斗能力非常出众。
只可惜纪律散漫了些,若稍加训导,必能成为一支强军。
战斗很快结束,不过艇军的队伍收拢得比较慢。
很多艇军忙着收刮尸体上的财物,对收队命令置若罔闻,尤其是那些老油条。
对此,彭刚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艇军毕竟只是友军,不是他的下属。
再者,这些敌人穿着很寒酸,肯定不是王大作的嫡系部队,身上的油水也不多。
“毙杀了三十七人,抓了十二个活口,剩下的那些狗崽子跑得太快了,咱们撒丫子撵都撵不上他们。”
陈阿九兴冲冲地向彭刚汇报说道。
这一仗艇军只有三人轻伤,虽说没得到多少财帛,可艇军新人得到了锻炼。
对于这样的结果,苏三娘和陈阿九都非常满意。
彭刚朝陈阿九微微点点头,表示知道了,随即开始对俘虏问话:“你们带队的是谁?”
“王四爷。”
“说名字!他和王大作是什么关系?!”
“王大发,他是三爷......呸!他是王大作的亲弟弟。”
“王大发人呢?”
“方才让这位女英雄给一刀给砍死了。”
......
随即,彭刚又对十二名俘虏进行甄别,根据成分将他们分为王家人,王家护院,以及被王家裹挟的练丁。
陈阿九搞不明白彭刚为何如此费事,直接全部让新人一刀剁了,给新人们练胆不就好了?
彭刚这次想在紫荆山立威,把名声打出去,对王家人,他自然是不会客气。
对被卖身于王家的护院,以及被王家裹挟的团丁村壮,彭刚的态度则较为宽容。
对俘虏完成甄别,彭刚又向他们打听王大作的情况。
王大作现在躲在自家的院子里。
院子傍山而建,现下院子里有九十来号人守着,有一门祖传的土炮,十五六杆鸟铳和土铳,含王大作本人在内,有三名弓手。
人员构成方面,除了三十来人是王大作的族人外,余者皆为王大作的护院。
“王大作的护院,都对王大作很忠心么?”彭刚问道。
“分情况,三名四川镖局散伙的川人镖师,是王大作高价聘请来的教头、管事,他们是外乡人,听说在四川犯了事才逃到咱们紫荆山的,离了王家便没有依靠,故而对王大作死心塌地。
还有十一二名紫荆山的游手无赖,平日里仗着王家给他们撑腰,在乡里作威作福惯了,对王大作也比较忠诚。
剩下的那些护院,难说。”
一名被俘虏的王家护院见彭刚待他们宽厚,并非如王家兄弟所说的那等大奸大恶之人,向彭刚详细说明了王家大院现在的情况。
“剩下的护院都是些什么人?”彭刚追问道。
“都是被王家逼到绝路,不得已卖身王家充作护院的山民,佃户。”那护院回答说道。
卖身护院即农民将人身自由抵押给地主,以债务劳动形式充当地主的武装力量。其本质为将经济压迫转化为更加有力的人身控制。
说得点好听是护院,说得难听点就是人身完全依附于地主的债务奴隶。
彭刚和丘古三签订的山场租约也有此类条款,如果他三年后无力继续承租红莲坪,彭刚就得给丘家当护院抵债。
不过现在嘛,他已经是桂平县紫荆山的团董,主动上门给丘古三当护院,丘古三也未必敢收他。
“你们把王家院子里那些不得已卖身王家充作护院的山民、佃户遭遇说与这位小哥听,你们说,他来记。”彭刚示意李奇拿来纸笔记录,并补充说道。
“王家的恶名,新任的杨县尊早已耳闻,杨县尊委任我为新的紫荆山团董,就是专程来找王家算账,为你们做主的。”
为消除这些俘虏的后顾之忧,彭刚搬出桂平县县令杨壎为自己站台,好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
王家充其量只是紫荆山的天,县太爷杨壎才可是桂平县的青天。
其实这么说也不太准确,桂平县是附郭县,浔州府知府顾元凯才是桂平地区真正能做到一手遮天,说一不二的人物。
“杨大人真乃青天大老爷啊!”几个被俘虏的护院闻言喜极而泣,跪地叩首道。
虚空跪了杨壎,他们又不忘向彭刚叩拜:“杨大人是桂平的青天,彭团董是咱们紫荆山的青天!”
彭刚哭笑不得,只是让李奇问话并记录。
搬出杨壎,被俘的护院也有了底气,竹筒倒豆子似地将王大作护院的具体情况一五一十地交代了。
即使他们蒙昧,但也清楚这次不仅是新任团董要收拾王家,县太爷也要收拾王家。
王家现在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王家在紫荆山势力再大,还能拧得过官府的大腿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