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一装甲混合旅
时间如同被按下了快进键。
1915年春天的气温逐渐回暖,训练场上的泥泞更深了几分,但那片曾经堆满纸箱和拖拉机的场地,如今已被另一种更沉重、更轰鸣的气息所占据。
指挥部内,那份曾让王道指尖发冷的故障报告,早已被厚厚一叠编制表、装备清单和训练大纲所取代。
空气里除了纸张油墨,还多了一股淡淡的硝烟和机油味,那是属于真正战争机器的气息。
“旅长,第1坦克营装备清点完毕!”
迈克尔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这位年轻的军官如今已是坦克营的营长。
作为圣西尔军校的最新一届优秀毕业生,王道所指挥的全国第一支装甲部队无疑成为了吸引他前来的原因。
身为学长的他由于保密协议的原因,他不能打着装甲部队的名号大张旗鼓的去圣西尔军校挖人,但架不住王道和迈克尔互相认识啊。
倒不是说迈克尔有多出名,身为穿越者的他都认识。
而是由于王道穿越前的维克托与他认识,保留了和他的记忆。
迈克尔为人正直,在维克托保留的记忆里,迈克尔算是和他关系特别铁的那一档。
自然而然,王道将他挖了过来,还委以重用。
此刻,迈克尔递上文件,上面清晰地列着。
阿尔萨斯型中型坦克:12辆。
这些是工厂在解决了早期传动故障和强化了履带闭锁结构后,优先交付的第一批量产型。
它们不再是孤零零的原型,而是排成钢铁阵列的猛兽。
虽然速度依旧缓慢,勉强达到8公里/小时,但那12毫米带倾角的前装甲、8毫米的侧面,以及顶部那个旋转炮塔。
同时还装备37mm炮和同轴机枪,赋予了它们撕裂铁丝网与堑壕的潜力。
训练有素的车组们早已告别了纸板箱,在真正的钢铁牢笼里挥汗如雨,演练着协同、通信以及那至关重要的首发命中率。
圣沙蒙型突击炮/支援坦克实验型:2辆。
这是根据王道提出的“直射火力支援”概念紧急改装的怪物。
利用缴获的汉斯重炮底盘,加装了厚重的固定战斗室,装备一门威力巨大的75mm野战炮。
它笨重、缓慢,机动性极差,但它的出现,标志着装甲旅拥有了攻坚的獠牙。
它被单独编为一个直属的突击炮排。
“很好。”
王道接过文件,目光扫过那些冰冷的数字,却仿佛看到了钢铁洪流在集结。“车组磨合情况?”
“报告旅长!基础驾驶、武器操作、车组协同科目已通过考核。目前重点在复杂地形通过性和步坦协同演练。”
迈克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阿卜杜勒下士,现在是1营3连2号车的车长,他对履带和装甲的关心程度超乎寻常,总能在训练后第一时间指出任何细微的异常或损伤。”
王道点点头,那个用铅笔戳破纸坦克的北非小伙子,其朴素破坏欲和对装备的直觉,在真正的坦克上找到了用武之地。
“炮兵部队呢?”
王道转向负责火力支援单位的军官斯利普。
“报告旅长!第1炮兵营已初步成型!”
这位炮兵出身的军官声音洪亮,他来自炮兵与工兵应用学校,是王道以荣誉导师的身份挖来的优秀人才。
他成立的第1炮兵营不少成员都来自这里,他们训练有素,已经在学院里打下了不少基础,仅仅只是缺乏了实战的磨炼。
正是因为有如此多的人才网络,替他省下了不少的训练资源和时间,王道才能在这么短的日子里,完成了一只装甲旅的大致框架。
“M1897型75mm野战炮,12门炮组成员训练指标已经全部达成。”
对于这个选择,王道是力排众议,并没有采用和普尔谢鲁的重炮营一样的TR155速射炮,而是口径稍小但是却坚固耐操的这位小姐。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它轻便好使,能随时展开进行战斗,而且他的性能也非常可靠,在许多苛刻的环境下也不会失去炮击能力。
这对于可能要机动作战的装甲部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后是步兵。
王道深知,没有步兵保护的坦克,在残酷的堑壕战中就是昂贵的靶子。
他需要的是能跟上坦克节奏,敢于伴随装甲冲锋,并能有效保护坦克侧后和肃清阵地的“机械化步兵”。
虽然“机械化”放在一战多少有点奇怪。
因为那个时候摩托车,装甲运兵车什么的还没有普及甚至有些国家还生产不出来,谈何武装机械化步兵?
但是没办法,身为军事迷的王道叫习惯了。
怎么说呢,坦克是机械,步兵和坦克一起进攻,不就是机械化吗?
“第1机械化步兵团整编完毕!”
负责步兵的军官站得笔直,而他正是王道最好的战友,他最信赖的兄弟,皮埃尔。
由于王道太过想念弟兄,同时过去对54团训练的时候也做过类似模拟步坦协同的战术。
只是那个时候奈何连坦克的影子都没看见,王道也没想着用纸盒子做个模型,只是拿着一辆拖拉机当坦克训练过一阵子。
这群老弟兄们基础摆在那的,加上王道的苦苦哀求,霞飞还是破例将54团从18军里抽离出来,加入王道的装甲旅中。
这一举动再次得罪了第五集团军司令德斯佩雷.......
据普尔谢鲁的小报告,德斯佩雷当着自己幕僚的面怒骂王道是个忘恩负义的人。
对此,王道的内心其实还蛮爽的。
毕竟,过去王道给他兜了多少次底,帮他打赢了多少次。
那真是本着好用往死里用的原则,不断压榨54团的战斗极限,埃纳河的那场战斗若不是普尔谢鲁的姑父之力起作用,他们54团就要沦为炮灰了。
望着昔日的好兄弟,王道的内心百感交集。
此刻的凯尔站在角落,手中的笔记本从未停歇。
他记录着装备的数量型号、部队的编制结构、训练的重点难点。
更记录着那位年轻旅长在整合这支前所未有部队时展现出惊人效率。
这样的速度背后,是霞飞近乎无限的支持,罗斯柴尔德家族庞大资源的倾斜,以及王道本人超越时代的眼光和在军界不容置疑的名气。
窗外,训练场上引擎轰鸣,履带碾压着泥泞的土地,留下深深的辙印。
75mm炮的射击声此起彼伏,夹杂着坦克机枪的短点射和步兵冲锋的呐喊。
空气中弥漫着柴油、硝烟和汗水的味道。
王道走到窗边,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肩章上的星星在春日阳光下闪耀。
纸老虎的时代结束了,他梦寐以求建立的装甲部队总算是拨开云雾见光明,在这一刻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