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老朱下密旨,母子重逢
“朱高炽他们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黄河延津渡口。”朱允熥说。
马皇后也聪明得很呐:“你的意思是说,朱棣要造反?”
朱允熥正了正衣襟,恭敬地说道:“四叔要不要反,这个我现在还不敢下定论,但是,从他的这些表现来看,好像是于朝廷不利。”
马皇后听了,又开始数落起老朱来:“重八,你都听见了吧,这就是你刻意安排的结果,叔侄相残!
难道说,当初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
你是不是太草率了?”
“这——。”一时之间,老朱也有点懵了。
应该说,这样的结果是他最不想看到的,老朱的初衷是因为北元的残余势力太过嚣张,需要有一个得力的人驻守北平,抗击北元。
因为朱棣在北平那边已经扎根多年了,和北元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经验丰富。
所以呢,老朱觉得把北平交给朱棣比较放心,没想到朱棣和朱允炆之间到底还是闹翻了。
马皇后双眉紧蹙,问老朱:“你看现在这个局势如何收场?
这边还没有把陈祖义和陈士良父子抓住,那边自己人和自己人干上了。”
老朱听了,也是一筹莫展。
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件事,朱允炆打算怎么办呢?”
“不得而知,他好像打算派兵阻止朱高炽的军队南下。”朱允熥说。
马皇后一听就急了:“如果是那样的话,他们岂不是一触即发?
随时都有可能会打起来?
重八,你快想想办法吧。”
“朱棣那个逆子,朱允炆这个王八羔子!”
老朱气得不知道骂什么好了,毕竟作为长辈,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孙互相攻伐。
马皇后白了老猪一眼:“你在那儿骂有什么用?能解决问题吗?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能够避免他们打起来。”
“对对对,你这个问题算是问到了点子上,”老朱倒背着双手在房间里来回直溜,“我不想抛头露面,我此次回来,只有你们二人知道,其他人也不知道。
妹子,这事儿还是你去办吧。”
“咳,咳,”马皇后轻轻地咳嗽了一声,“你的《皇明祖训》上说得很清楚,女子不得干政。
再说了,允炆那孙子,他也不听我的。
上一次,我让他把允熥从大理寺的监牢里释放出来,他都不听!像这么大的事儿,他会听我的吗?”
老朱听马皇后这么一说,心中忧喜参半。
他高兴的是朱允炆那孙子能顶住压力,连马皇后的话都敢不听,这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不管怎么说,在这一点上,朱允炆比自己要强啊;
他忧虑的是这朱允炆不但和朱棣的关系搞不好,
和朱允熥的关系也很僵,居然要杀朱允熥。
朱允熥前往北平,抗击北元,对抗海盗,是立有大功的,怎么能这么干呢?
作为帝王,最重要的是赏罚分明,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充分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否则,谁还会替你卖命?
老朱沉吟了片刻,道:“这样吧,我给你写一份旨意,你拿着我的旨意去见允炆那孙子,我料他不敢不听。”
马皇后听老朱这么一说,当即答应了:“好吧,你自己留下了一大堆烂摊子的事,还要我去给你收拾残局。”
“好妹子,你辛苦了。”
朱允熥看了心里想笑,心想这就叫一物降一物,老朱在大臣们的面前,十分威严。
文武百官见到老朱噤若寒蝉,脖子冒凉气。
据说,当年李世民每次上朝时,面沉似水,文武百官十分惧怕他。
后来,有人劝说他不要那么严肃。
从那以后,李世民上朝,有时候也会和大臣们开开玩笑,
那些大臣们才不是那么紧张。
但是,朝中的文武百官见了老朱比见了李世民还要害怕。
因为老朱的脾气十分暴躁,说翻了,他会命令金瓜武士把那位顶撞他的大臣金瓜击顶。
另外,老朱火烧庆功楼,因为胡惟庸案,蓝玉案杀死了数万人,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据说,长江都被染红了。
因此,文武百官十分惧怕老朱。
老朱拍了拍朱允熥的肩头:“好孙儿,你到苏州那边驻军,和你的外祖父共同对付陈祖义和陈士良父子,一定要小心。
皇爷爷曾经悬赏50万两白银都没抓住陈祖义那小子。
希望你这次能够替皇爷爷争口气,把陈祖义和陈士良父子给我抓回来。”
朱允熥当即表态:“请皇爷爷放心,孙儿一定不辱使命。”
老朱微微颔首:“看来,我是看错了你,当初,我以为你太过憨傻了些。
现在看来,你还挺能干,就好像是换了个人似的。”
朱允熥心想我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只是占据了朱允熥的这具身体罢了。
常氏的寝宫。
前几日,常氏因为朱允熥被关押在大理寺的监牢之中,急得直哭。
她去找常遇春,
当时,常遇春也很着急,
常遇春集合了手下的人马,打算劫牢,把朱允熥从监牢之中救出来。
没想到海盗要来攻打京师,朱允炆无将可用,又下旨把朱允熥从大理寺的监牢之中释放了出来,
让他和常遇春一起领兵去抗击海盗。
这让常氏忧喜参半。
她高兴的是朱允熥暂时安全了,
但是,她也听说了,陈祖义和陈士良父子,凶狠无比,十分凶悍!
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而且,人家军队众多,朝廷只给了朱允熥那么一点兵马,这能打得过人家吗?
倘若打不过人家,又该如何呢?
常氏心中忧虑,真是坐卧不安啊。
此时,但听“吱呀”一声响,朱允熥从外面走了进来,跪伏在地上:“娘,我回来了!”
常氏一看,正是朱允熥,向前跨了两步,一下子把他搂在怀中:“允熥,你这是从哪来呀?
你不是到前方去打海盗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难道那些海盗已经被你抓住了?”
“娘,哪里有你说的那么容易呢?
我这是忙里偷闲,回来看看你?”
朱允熥站起身来,搀扶着他娘坐下了。
然后,为他娘倒了一杯绿茶:“儿不孝呀,让你老人家操心了。”
常氏的眼眶有些湿润:“你这孩子,也太难为你了。
陛下一共给了你多少兵马?”
1000,加上外祖父的500来人,再加上岳父他老人家的带去的200家丁。
一共就是1700多人。”
“我可是听说陈祖义和陈士良父子有数万人马,你这么点人马能打得过人家吗?”常氏神情忧虑。
“娘,你放心!我又招募了1000骑兵。”朱允熥压低了声音说道。
常氏听了,就是吃了一惊,问道:“你募兵,皇上知道吗?”
“这事儿暂时还没有向皇上禀明。”朱允熥如实地回答道。
“私自募兵是掉头之罪啊,朱允炆要是知道你在苏州募了兵,将来他会饶了你吗?
就算你在前方打了胜仗,恐怕也不行吧。”
朱允熥胸有成竹地说道:“咱们是火烧眉毛,先顾眼前,咱们管那些干什么?”
常氏站起身来,双手放于腹前,在厅堂里来回走动,悠悠地说道:“这事儿,只恨你爹和你的哥哥死得早啊。
他们若在的话,多少要为你分担一点儿。
那吕氏因为你杀死了玄法,对你十分记恨。
你在无形之中也就成了她眼中之钉,肉中之刺。
她每天在朱允炆的面前说你的坏话。
还有齐泰那个人,阴险得很呐。
朱允炆刚刚一继位,他就在朱允炆的面前鼓吹要削藩,否则,就说你们会夺了他的江山,长此下去,恐怕对你不利呀。”
朱允熥知道他娘是担心自己的安全,于是,便安慰她说:“你就放心吧,我不会有事儿的。
我现在不但有祖母和外祖父保护着我,而且我还有这个。”
朱允熥说着把脖子上的那个乾坤金锁拿了出来给常氏看了。
常氏吃惊不小:“据我所知,这个乾坤金锁应该是你皇爷爷送给你祖母的吧,
而且这个金锁不仅仅是一个装饰品,它还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对,这就是我的免死金牌,还没到关键的时候,到关键的时候,我把它拿出来,朱允炆他也不敢把我怎么的。”
常氏半信半疑,问道:“宁儿和你一起去的吗?”
“是的,他懂点医术,正好有一些受伤的军士需要护理。
他在帮着一起给那些受伤的军士疗伤。”
“灵儿是个好姑娘,这可是你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你可千万要好好地对待她呀。”
“娘,你就放心吧。我肯定会一心一意对待她的。”
闻言,常氏却皱起了眉头:“可是我听说北元帖木儿有个女儿叫敏敏帖木儿,好像和你的关系有点暧昧,这又是怎么回事啊?”
朱允熥听他娘那么一说,心想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这事儿娘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他赶紧解释说:“娘,你不要听信那些谣言,我和王月悯之间什么也没有。”
常氏表示怀疑:“不是吧,听说你上一次被海盗抓去了,关押在船舱之内,就是那个姑娘去把你救出来的。
如果说那姑娘对你没有意思的话,她能冒着生命的危险来救你吗?
这好像解释不通吧。”
“呃——,”朱允熥也不知该怎么向常氏解释好了,“娘,这事儿你就不要问了,我会处理好的。”
常氏叹息了一声:“如果你还是当初的吴王,那么,作为一名王爷,三妻四妾还好说一点。
但是,你已经被废成了庶人,
赵灵儿并没有嫌弃你,跟着你一起出生入死,为你做了很多事情,付出了许多,这是很难得的。
所以,为娘觉得你不可以做出对不起人家的事啊。”
“娘,我知道了。”
“你外祖父上了年纪,这么热的天,陪着你东征西讨,你可不能让他老人家太过操心啊。”常氏叮嘱说。
朱允熥听他娘提到了外祖父常遇春,心中也很是感动。
自从常遇春活过来之后,一直跟随着自己,保护着自己。
常遇春成了自己最大的靠山和坚强的后盾。
“还有,这次你老岳父也豁出去了。
他身为兵马指挥使六品武官,朝廷有规定,武将不得私自调动军队。
他没办法,竟然把自己200名的家丁都拉出去了。
要知道他们面对的是数万海盗呀。
这200人可能去了,就回不来了,但是,他还要这样做,他不辞辛苦帮着你招募训练新兵。
像这样的老岳父,你到哪里去找?
你可得好好地孝顺他,千万不要惹他生气。”
听了娘的话,朱允熥感到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还不到位呀,让外祖父、岳父一起跟着自己受苦,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话,人家现在在府上一呆,没事的时候喝喝茶,聊聊天,看看蛐蛐打架,蚂蚁上树,那是怎样的悠闲呀?
可是为了保护自己,人家把老命都豁出去了。
朱允熥想到此处,心里十分愧疚:“如果此次能顺利地把海盗打退了之后,就让他们二老在家休息,颐养天年。”
常氏点头道:“你这样想,就对了。
你要明白一个道理,你外祖父和你岳父是没有义务这样豁出性命保护你的,朝廷之上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可能也不太适合你啊。”
朱永熥明白他娘是担心他的安全:“等打完了这一仗之后,咱们就找个安静的地方定居下来,从此,不再过问朝堂上之事。”
常氏听了,没好气地说:“这事儿是你说了算吗?那不得经过皇上同意吗?”
“那倒也是。”
常氏想了想,又说道:“允熥啊,我认为你此次去攻打陈祖义和陈士良父子的海盗,是很难取胜的。
你们双方兵力悬殊太多。
你到了苏州之后,最重要的是能够保存有生力量,不被海盗所消灭。
毕竟每一个军士都是你的兄弟呀。”
“娘,关于行军打仗一事,我会和外祖父、岳父他们商量的,这事儿你就不用操心了。”
朱允熥又陪着他娘说了一会话,慢慢地劝解,安慰他娘。
常氏的心情才慢慢地平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