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19章 宗族社稷

大明世家五百年 花非花月夜 3516 2025-05-10 13:10

  “陛下,臣有奏!”

  当朝都察院长官左都御史兼任吏部尚书,堂堂天官,谁敢不重视,就连武将列中的一众公侯也瞧了过来。

  李原名见詹徽说话,微微松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他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被一个年轻人逼到退无可退的地步。

  李祺见到詹徽终于按耐不住,一直紧攥的右手缓缓松开。

  杨靖、詹徽、李原名,推动韩国公府覆灭的三人,今日算是全了。

  大仇即将得报,让李祺身躯都在微微颤抖。

  詹徽没看李原名和李祺二人,而是直接向皇帝行礼,“陛下,虽说理越辩越明,但纵然古来圣贤也要发愤而后作,资善先生与驸马在这朝堂之中,纵然辩个三天三夜,也分不出个高低上下。”

  殿中众人顿时知道他在针对李祺,李原名都已经说不出话了,哪有什么分不出高低上下,拉偏架太明显了。

  朱元璋微微眯起了眼,他过去竟然不知道詹徽和李原名关系这么好?

  若是平日恐怕心中已经升起杀意。

  不过今天他的心情非常好。

  过去他只能以皇权强压这些文人,但某种程度上,一个人只能不断掀桌子,就证明他已经输了。

  这还是他第一次让这些文人吃瘪,李祺做得好啊!

  “詹卿有何高见?”

  詹徽面容沉静,仿佛不偏不倚的公正道:“驸马虽然有心为陛下分忧,但所做之事,所断之案,却大失人心所望。

  刘三娘子不过是个妇人,死不足惜,但是天下千千万万的乡贤宗老敢怒不敢言,却是足以撼动我大明社稷的大事!

  请陛下明察!”

  他这话一出,殿中顿时安静了些许。

  众人望着他的眼神都变了变。

  高!

  詹尚书实在是高!

  詹徽很是自得。

  案件的对与错重要吗?

  不重要!

  辩经的胜负重要吗?

  也不重要!

  理学经历过什么重要吗?

  更不重要!

  重要的是现在李祺的所作所为,让大明帝国最基层的乡贤宗老不满了,大明朝将会失去民心。

  皇帝陛下啊,您不会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

  您还要保着无关紧要的李祺,而大失天下人心之望吗?

  这下朱元璋的脸色是真的变了,深深的皱起了眉头,他当然知道宗族是大明朝赖以安稳的基础,万万不能出什么问题!

  詹徽有些自得于自己的杀招,什么断案、什么辩经,最终都逃不过“政治”两个字,当李祺所作所为触碰到大明政治底线的时候,他将逃无可逃!

  “李祺,你可有什么话说?”

  有心人能够听得出来,皇帝的声音出现了一丝丝微不可察的变化,有一丝期盼,又带着冰寒。

  若是李祺不能给出满意的回应,他将再次被流放到江浦,而这一次,他会死在那里。

  朱元璋垂眸望向李祺,只要李祺给出一个还说得过去的回答,他就会将此事按下来。

  詹徽失算了!

  李祺太重要了。

  李祺依旧是那幅不疾不徐的模样,仿佛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推到了悬崖边上。

  “父皇,詹尚书说儿臣让朝廷失却天下之心,儿臣却认为是天下乡贤宗老,没有效仿父皇的圣明之治!

  自圣人周公旦推行礼制以来,天子之位便确立了只能传给儿子,商朝那种兄弟间传承的陋习便被摒弃。

  而在草原上,游牧间却多有兄弟传承的,收继婚的本质,其实是允许兄弟继承遗产,但我汉人历朝历代都没有听说过兄弟有继承权!”

  “儿臣将李德祖的财产全部判给他的儿子李虎头,一丁点都不分给李氏宗族。

  并不是要破坏宗族,离间亲属。

  宗族之内有一部分公共的财产,用来接济贫苦的族人,自然是好事。

  但接济族人乃是善心而为,继承财产却是另一回事。

  儿臣就是要告诉天下人,父亲的资产只能由儿子继承,兄弟是没有继承权的,更遑论什么叔伯、族老!

  正如我大明朝,皇帝的位置应该传承给太子,诸位亲王的位置也只能由世子继承!

  儿臣所言,谁敢言有错?

  詹尚书、李原名!

  二人心怀奸刻,欲扰乱我大明国朝传承,祸乱大明江山,还请父皇明鉴!”

  说罢李祺直接跪在了地上,一旁的詹徽和李原名也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冷汗瞬间布满了全身,二人皆是面无菜色。

  有没听懂的武将想要低声问一下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詹徽和李原名突然就跪了。

  但是那些文官自然是能听懂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战战兢兢的不敢说话!

  谁都没想到李祺竟然会找到这么致命的破绽!

  宗族的财产如果全部共有的话,那皇族呢?

  皇族的财产是整座天下,能皇族内部共有吗?

  简直笑话!

  当初程子和朱子创造理学的时候,大概也没想到会有人将这一套,代入皇族。

  没有人会想到,世上会出现一位,真的注重嫡长子继承的皇帝。

  在大明,不要说共有,嫡长外的人看一下皇位,都该死!

  当今上位对皇族的控制堪称古来罕见,从爵位、义务,无一不提出了详细的要求,甚至就连名字都要控制两个半字。

  上位眼中最重要的,无非便是国朝传承,大明是绝对的嫡长子继承制,谁敢不从,皇明祖训砸你个头破血流!

  大明江山只能在太子朱标这一脉中流传,诸王的统序也只能一直由嫡长子继承下去,除秦晋二藩外,就算是亲王,无子亦要除国,决不许流落到兄弟手中!

  上行下效,皇室如此,民间如何能不从?

  有些事不上秤没二两重,一上秤千斤都打不住。

  没人提这件事民间自然有自己的规矩,提了这件事,那就是天下人的思维到底要不要变!

  细思极恐,那些习惯了宗族规矩的大臣,真的还能够维护大明嫡长继承吗?

  朱元璋思索越多,心绪便不受控制的往李祺预设的方向去走,他眼中的寒光已经几乎要化为实质了!

  宗族和国朝继承,孰轻孰重?

  若谁胆敢有一丝一毫的疑问,怕是不知道黄泉路朝哪里开!

  如果刚才詹徽的话如同泰山那么高,那么李祺便是青天之上!

  殿中温度肉眼可见的下降,皇帝森寒的声音缓缓落下,“诸卿可有何言?”

  詹徽、李原名战战兢兢,“陛下,臣没有……,臣不敢……”

  李祺束手淡然而立,政治底线问题逃无可逃,一旦出现是糊弄不过去的,朝廷一定要给出最明确的回应,问题越是重大,就越是要断绝所有人的遐想!

  秦国变法时将太子老师的鼻子砍下来,这就是对保守派最严苛的回应!

  时移势迁,依旧如此。

  再没有什么比两位九卿的头颅更好的回应,再没有什么是比高居庙堂之上的官员更好的祭品!

  这下就算是那些张扬跋扈的武将也明白发生什么了,一个个噤若寒蝉起来。

  ……

  “詹徽、李原名心怀奸刻,妄图混乱我大明统序继承,罪在不赦,凌迟处死,满门抄斩!”

  群臣眼睁睁看着一位尚书、一位前尚书被拖出殿外。

  “联名上书弹劾驸马李祺学子,皆剥夺功名,赐死!”

  李祺走出殿外,束手而立,走出大殿的群臣皆目光复杂的望着他。

  “驸马李祺通晓圣道,加正五品东阁大学士,加翰林院行走,备为御前顾问,仍司清查天下风俗旧事。”

  穿越至大明朝一年半,到今日,推动公府覆灭的三人尽皆授首。

  太阳有些晃眼,李祺微微抬手。

  一道阴冷的视线从前方传来。

  李祺望去,见到一个鹰视之人正盯着自己。

  靖宁侯,叶昇!

  ————

  吏部尚书詹徽、礼部尚书李原名构陷家族,洪武二十四年十二月,杀于刘三娘子案,二贼凌迟,丁口皆斩,此仇了结。——《李氏冤仇奉承祖先集录·卷一【洪武朝录】》

  ————

  杨靖字仲宁,明敏有识,善刑狱,然性刚而不容;詹徽字资善,有才智,刚决不可犯,然性险刻而沉密,终至于祸;李原名字资善,著声望,时人莫不仰之,然性懦而犹疑。

  此三子者,束书入京,不十年位崇台辅,一朝不正而引祸患,累及诸家倾荡,岂非天定乎?——《洪武大狱索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