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城外皆饿殍,城内享富贵
康公听到林青的话,顿时眼睛眯了起来,道:
“当真?”
“我哪敢骗康公?”
林青笑着说道。
“仔细说说。”
……
随后,林青小声的开始和面前的康公说着什么……
待林青说完,康公还久久未曾回过神来道:
“当真?若真如你所说,这笔生意,我胡姬栈接了,你说说你的计划。”
康公眯着眼睛说道。
一个时辰后,林青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从中院回到了前厅。
这一趟...值了,小逼崽子,这仇老子必报!
接下来...就是回昭义镇布局了。
如今的昭义镇,是他生长最合适的沃土!
旋即,林青立马召集在代州的盐贩,一众人风尘仆仆的朝着昭义潞州而去。
与此同时。
昭义镇,潞州城外。
因天降大旱和节度使高湜征收三年青苗之后,百姓们早已没了活路。
如今在城外二十里的地方,一群数千人的饥民,此时聚集在一起。
而其中,一个身形消瘦的青年,正站在一块石头上面,俯视着众人。
而后,只见青年手持木棍,举过头顶,看着饥民们道:
“诸位,藩镇无道,卖我妻儿,抢我屋田,夺我口粮!
而那些狗官们却在潞州城内吃香的喝辣的,你们说这世道合理吗?”
饥民们看着那青年,眼中露出迷茫不解,也有人心思活泛,低头开始思考起来。
而青年接着道:
“凭什么我们就要在这里被饿死,而那些狗官,那些牙兵却能够逍遥?
我听说高扒皮每日在潞州城内歌舞升平,就连如厕都用的是金子做的旱厕,而我们却如草芥一般活着,凭什么?”
“难道我们真就低人一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何况我等只想活命,但他们却不给我们活路,与其在这荒野之中吃草根,吃观音土,为何我们不能团结一致?”
“潞州粮仓内堆满了粮食,但高扒皮却宁愿将粮食堆在里面发霉,也不愿意拿出来救我们,我们为什么还要尊崇?”
青年一句句慷慨陈词,在石头上昂然站立的姿态,宛如一位不屈的勇士。
而下一秒,人群之中,立马有人站出来道:
“我三个儿子都被牙兵抓去卖给人牙子了,老子与其在这里饿死,还不如冲进潞州城,好歹能吃一顿饱饭!”
“我也去,老子就是死,也得当个饱死鬼!”
“我阿娘就是为了保护家里二斗粮食被牙兵活活抽打而死,算我一个!”
“......”
伴随着第一个人开口,饥民们憋在心中的怒火,好似被人缓缓点燃了一般。
顿时便响起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声。
“入潞州,抢官粮!入潞州,抢官粮!”
声势越来越浩大,转瞬间,数千饥民全都站了起来,每人眼中都燃烧着熊熊怒火。
怒朝廷,怒官员,怒牙兵,怒天旱,怒地平,怒出身...
“好!寻找你们的武器,咱们冲进潞州城!”
瞬间,数千饥民聚集在一起,在路边捡石头,捡木棍。
一切能够被当作武器的东西,纷纷扫荡一空。
而后数千人连成一条长龙,直奔潞州城而去。
而此时,潞州城外。
数百牙兵正扼守着潞州门户,他们拉起据马桩,手持长枪横刀,矗立在潞州城门口,虎视眈眈的看着此时潞州城官道上那些饿的已经奄奄一息的饥民。
眼中没有丝毫怜悯,只有狠辣。
忽而,只见一个小男孩看着怀中已经因数日未曾进食的弟弟,哭了起来。
“石头!你还好吧?呜呜呜~”
“阿兄...我饿...我想睡觉...”
怀中年仅六岁的弟弟,脸色惨白消瘦,浑身上下提不起一丝力气,眼皮变得十分沉重,仿佛下一秒就要卸掉身上最后一丝力气。
男孩见状,心中慌乱,连道:
“你...你等着,阿兄马上就能给你找到粮食,你不要睡,千万不要睡,等着阿兄!”
说完,男孩小心的将弟弟平放在地上,然后眼中闪过一抹坚定,直接朝着潞州城门跑去。
一路飞奔,来到牙兵面前,直接跪下,哀求道:
“大人们,求求你们救救我弟弟,求求你们...”
“滚!再敢靠近城门五百步者,死!”
一个牙兵看着冲到自己面前的男孩,直接将腰间的横刀抽出,刀尖直直的朝着男孩怒喝道。
男孩见状,不为所动,依旧不断的哀求着:
“求求你们,给半块胡饼就行,就半...”
话未说完,却见牙兵一脚直接男孩脑袋上踢去。
力道极大,瞬间,那男孩被踢的整个人在地上翻滚了三四圈。
趴在地上,再也没了生机,而他的口鼻之间,鲜血不断溢出。
牙兵见状,忍不住啐了一口唾沫,骂道:
“都是些贱蹄子,浪费老子的力气!谁再敢靠近,就是这小畜生的下场!”
而潞州城内,却并不荒凉。
反而十分热闹。
大街上车马慢行,酒肆之中,牙兵们坐在一楼攀比着这段时间谁抓的逃户多,谁寐下了多少钱财,桌上摆满了低等劣酒,喝的面红耳赤。
二楼坐着一些牙将和城中的世家子弟,或是喝着从粟特人那里得到的葡萄美酒,或是长安城有名的美酒,谈论着长安新帝即位之事,又或者谈论着潞州春月楼哪位小娘子更貌美,姿势更多...
潞州大都督府内。
此时的高湜高节度使,身边放着一盆从潞州坊市内购买的去岁陈冰,冰中放着美酒葡萄。
身边更是陪着三四个前两日春月楼送过来的雏,说是前些日子在潞州牙行经过精挑细选才筛选出来的良家女子,特地送过来给高节使降降暑气。
而在高湜的面前,十几个舞姬穿着轻柔薄纱,在梁柱后乐师伴奏下翩翩起舞。
两侧则是十几个官员,每人的食几上都摆放着新鲜的鱼脍以及冰镇的美酒。
“我昭义能有高节使这样的能臣治理,真乃我昭义之福,有高节使在,咱们再也不用担心那些从河东镇过来的异族了。”
“就是啊,若非高节使,我潞州百姓定然深受异族侵扰,我代潞州百姓敬高节使一杯。”
“高节使高风亮节,无愧渤海高家之风......”
席间众人纷纷盛赞,惹得高湜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道:
“这些都是本节度使分内之事罢了,正所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更何况本节使还是昭义的节使,自然要护卫昭义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