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手榴弹
“啪啪啪啪”,阵地上的枪声零散地不断响着,在陈子厚打出第一枪的时候,高地左右两侧阵地上就紧跟着响起了步枪射击声。
陈子厚知道,这是补充队的两个组已经开始向两侧冲锋的敌军开枪射击了。
只是这一次陈子厚看到的情况,让他十分诧异,甚至还有些后悔过早开枪将敌军连长击毙。
因为,此时山坡上已经看不到还站着冲锋的敌军士兵了,显然正面冲锋的敌军已经被精准的冷枪吓到了,已经没人再敢下高地上发起冲锋,都卧倒在草丛中。
好在听到两侧二三排阵地前山坡上不断传来的惨嚎声,陈子厚心中的懊悔才迅速消减。
补充队两个组中的战士们的枪法应该还都不错,虽然包括他和江世麟在内只有二十多支步枪在射击,可准确的射击依然让敌军感到极大的震慑,尤其是很可能敌人其它两个排的排长也都被击毙了,没人再组织进攻,这些敌军也就都趁机躲了起来。
惨嚎声说明,两组人在这个距离内,虽然依然没能做到枪枪毙命,可显然也都命中了,敌军的惨嚎声就是证明。
看着眼前的情景,陈子厚心中不由升起了一股想要骂人的冲动。
南方的气候还是很不错的,在北方还是零下的时节,广东二月份的气温已经都在十几度二十度的样子了,以至于到处都是绿意葱葱,这个山坡上也不例外,青草生长的十分茂盛,并不见枯萎的荒草。
进攻的敌人伏在山坡上的草丛中,很难被发现。
因为敌人趴在里面只要不乱动,在高地上的战壕中的战士们,想要寻找到他们的位置就是一个很难做到的事情。
可就这样让这群敌人趴在阵地前七八十米的位置,也不是个办法,特别是陈子厚已经看到远处那约有两个连的敌军,已经开始小跑着向高地冲过来。
“手榴弹。”
陈子厚头也不回地喊了一声,同时手中步枪已经指向远处敌军的重机枪阵地,因为他发现,又有几个敌军从土坡后爬到两挺重机枪后,似乎是想要趁着高地上忙于对付冲锋的敌军这个机会,再次打响重机枪,压制高地上的革命军,掩护敌军继续冲锋。
“啪、啪”,江世麟和陈子厚的步枪几乎同时响了起来,两个刚刚握住马克沁重机枪手柄的敌军士兵,右侧的一头栽倒在重机枪上,准备操作左侧重机枪的那个敌军士兵,似乎被江世麟击伤了,先是向后一仰倒在地上,然后就连滚带爬地逃到土坡后。
陈子厚一枪击中敌人机枪手后,手中丝毫没有停歇,迅速推弹上膛,随着又一声枪响,正想要逃下土坡的敌军供弹手也仰身倒卧在那挺马克沁重机枪旁。
在陈子厚击毙敌军供弹手后,一旁江世麟的枪也再次打响,他的目标同样也是敌军的供弹手,只不过这一次没打中,让那个敌军滚到了土坡后消失不见了。
陈子厚发现,江世麟的枪法还算可以,只是在这个距离上他瞄准的速度还是慢了。
陈子厚在击毙第一个敌军后,对于就在这个敌军士兵附近的供弹手的射击,并不需要精确瞄准,他只是略微将枪口偏移了一些就果断开枪了,第二枪几乎就是完全凭记忆和感觉打出的。
“连长,手榴弹来了。”身后传来传令兵的声音。
陈子厚扭过头,就看到传令兵和号手两人各抱着一个手榴弹箱沿着战壕小跑着回来。
两个手榴弹箱都早已掀开了箱盖,里面整齐地码放着密级排列的木柄手榴弹。
看着两人将两箱手榴弹费力滴放到战壕里,然后又迅速给陈子厚递过来两颗,这让陈子厚不由咧嘴露出一丝苦笑。
这种国产木柄手榴弹箱,每箱里有三十枚手榴弹,两箱就是六十颗,他要手榴弹,可并不需要这么多。
陈子厚没有多说接过手榴弹拧开木柄上的盖子,估算了一下距离后,拉燃一颗手榴弹,奋力向下面山坡上躲着敌军的草丛投去。
陈子厚的动作,让一旁的江世麟一怔,冲锋的敌人躲藏的位置,和他们的战壕所在的位置相距有八九十米,这么远的距离,就是居高临下也未必能扔到,只会白白浪费一颗手榴弹,完全就毫无用处。
江世麟本想阻止陈子厚,可还没等他出声,陈子厚手中的手榴弹已经冒着白烟飞了出去。
穿越前,陈子厚投掷手雷,就能投到七十米左右。
国内手雷投掷标准是,普通士兵需要投掷至少30米才能算作合格,50米则被认为是优秀水平。
如果能够投掷到70米以上,那就可以算是极少见的了。
影响手雷投掷距离的因素不仅取决于投掷者的力量,还与投掷角度和出手速度密切相关。
理论上最佳投掷角度为45度,但在实际训练中,常用的角度为36到42度,这样可以保证手雷在空中达到最远飞行距离的同时,还可以保持良好的准确性。
而手雷出手速度越快,投掷距离也就越远。
手榴弹的投掷技术和投掷手雷虽有区别,可相差不是很大,而正常情况下,投掷手榴弹要比投掷手雷要远很多。
陈子厚虽然在穿越后还没有在投掷手榴弹上给这个身体做过极限测试,但他通过早上的攻城战能感觉得到,这个身材匀称肌肉结实的身体,不仅力量很大,肌肉尤其具有很强的爆发力。
这一次投掷手榴弹,陈子厚也抱着测试一番现在的他的极限投掷距离的意思。
以至于,这次投掷,他对准的目标并不是他记忆中冲在最前面的敌军的位置,而是尽可能向最远处敌军大概躲藏的地点扔去。
陈子厚扔出的这枚手榴弹,在空中飞行速度极快,可即便如此,可这颗手榴弹由于在空中费心距离过远,还是没等落到山坡上,就“轰”的一声,在江世麟和传令兵以及号兵惊骇的目光中,手榴弹近百米外的山坡上距离地面一米多的空中,凌空炸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