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民国从黄埔走向抗战

第42章 敌人援军

  在陈子厚的细致解说下,几个人的目光都逐渐开始露出兴奋期待的神色。

  陈子厚看向方天,“天逸,我刚刚说的这些,你都听清了?”

  方天没想到,陈子厚会单独问他是否听清楚,对于陈子厚的悉心指导关怀,这让方天心中不由在一次激动起来。

  方天脸色微微涨红,忙给陈子厚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说道。

  “报告连长,卑职听清楚了!”

  “很好!”

  陈子厚眼中充满鼓励之意,温声说道,“天逸,我很看好你,好好做!”

  陈子厚的话,带着明显暗示的意味,方天哪里能听不出来。

  甚至让江世麟、叶彧龙和刘铭都略感诧异。

  陈子厚向刘峙推荐方天任班长,在二连的战士中甚至还有几个一期同学还在做战士的时候,虽说这让他们多少还觉得有些突兀,可也总还能理解。

  毕竟在军事上,不是只学会战术技能和书本上的战术战法就是一个合格的军官的,军事上还是很讲究天赋的,从古至今,熟读兵法的人有很多,可韩信却只有一个。

  很可能这个方天就是一个有些天赋的人,被陈子厚发现,从而想要提携一番,这也很正常。

  只是对于陈子厚明显有些厚爱的做法,让他们有些惊讶,陈子厚这明显是扶上马还要送一程的意味。

  几人甚至都暗自猜测陈子厚和方天有亲戚关系,或者父辈有交情,这才让他如此厚待方天这个二期生。

  其实,陈子厚的想法很简单,虽然方天和刘峙是老乡,可也应该还没到刘峙肯主动帮方天求官的地步,这个时候明目张胆地做这样的事,恐怕刘峙的营长位置都有可能不保。

  刘峙可不会拿他自己的位置冒险,而去帮助一个仅仅是同乡后辈的年轻人。

  这一次陈子厚主动提拔方天,即然已经向刘峙示好,让刘峙认为欠下自己一个人情,索性再让方天这个正主对自己感激不尽,这岂不更好。

  对于方天,陈子厚是秉持和对待王敬久、黄杰、桂永清等人一样的心思,甚至对待刘峙也是如此。

  陈子厚甚至还在心中想着,要和陈诚、何应钦,甚至包括钱大钧等人也都要想办法好好示好一番呢,至少也要和这些人保持一种更密切的关系。

  “敌人援军到了。”

  二十多米外的阵地上,传来贾春林的喊声。

  陈子厚忙看向远处的的道路上,果然十来个敌军已经从一处土坎后转了出来,正沿着大路快速走过来。

  这条大路正从陈子厚二连所在的高地下方经过,蜿蜒通向后面三里外的淡水城。

  “不要紧张,这只是敌人的尖兵,敌人的后续部队达到后,他们才会组织进攻。”陈子厚对转身就要赶回阵地的刘铭、方天说道。

  “文杰。”

  陈子厚又对叶彧龙说道,“你去二排阵地指挥,顺便也交代又平一声,只有三排这挺重机枪开火,各排才可以开枪。”

  “还有,如果敌人的进攻部队仅仅是连级规模,二排就只需负责打击他们当面阵地上的敌人就可,不必兼顾打击山坡中间地带的敌军。”

  “你尤其要看好重机枪,即便重机枪开火,也要尽可能以短促长短点射方式展开射击,要注意节省子弹。”

  “再告诉张志超,他率领的那一组补充队,可以在我开枪后自由射击,射击目标的先后顺序是,的人的机枪手、军官,最后才是冲在前面的敌军。”

  陈子厚的交待略显啰嗦,可他也是不得已。

  这些大名鼎鼎的黄埔一期生,只要一直待在中央军体系中的,即便混的再差的,军衔至少也会是一个上校,如果再低的,估计都不好意思说他是黄埔一期生。

  只是这些日后的精英们,现在毕竟还只是一个经过突击培训出来的学生,真正的战斗历程,也才开始没多久,还是用天来计算的,他们的战斗经历、经验,包括教训都还少的可怜。

  可陈子厚就不同了,虽然再这样的战场上,他也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可他毕竟是一个上过军校的特战队教官,他掌握的战术、战役知识技能是这些一期生暂时还远不能相比的。

  陈子厚看了一眼站在最后韩灼普说道,“射击优先顺序上,你这一组也一样。”

  由于有两挺重机枪组成的交叉火力设置,陈子厚在中间阵地上只安排了王敬久这一个排,补充队分成两组,由张志超和韩灼普分别率领,布置在两侧的二排和三排阵地上。

  “好!”

  叶彧龙应了一声,转身就跑向一二排阵地。

  陈子厚挥挥手,对刘铭、方天等人说道,“进入阵地,准备战斗。”

  虽然刚刚赶到的敌人不可能立即就投入进攻,可陈子厚还是在一处战壕前停了下来,伸手从跟在他后面的连部传令兵手中拿过他那支毛瑟步枪。

  见江世麟也从一旁的司号员那里拿过一支步枪,陈子厚忙对江世麟说道。

  “翔天,你回连部坐镇,以防营部有命令。”

  翔天,是江世麟的字。

  这个时候,只要家境尚可,父亲又有些文化的,都会给子女起个字,比如叶彧龙的字是文杰,耿泽生的字是腾渊,江世麟的字是翔天,周世霖的字是嘉澍,张志超的字是浩远,韩灼普的字是惠泽。

  进入黄埔军校的标准很高,要求学生既要懂代数、历史,还要能做宣传搞谈判,这些被选中入学的人文化素质都很高,而家境不好的人根本就受不到这样的教育,所以黄埔学生们除了名字外,大多都是有字。

  陈子厚算个例外,他家里虽然还算一个小富之家,可父亲是舞刀弄枪的人,对于陈子厚起不起一个字,并不怎样在意。

  江世麟笑着摇头道,“你休想赶我离开,山后连部里有在德兄在,营长有电话,他会及时传达,误不了事。”

  江世麟所说的在德兄,叫田育民,是洛阳人,也是一期同学,他是由现任建国豫军总司令樊钟秀推荐进入黄埔的。

  田育民本准备毕业后就回河南,可正赶上平定陈炯明的东征,所以就暂时留了下来,现在二连任文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