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开局刷到永乐大帝,朱棣慌了!

第26章 大秦,不日即亡!

  “微臣不敢。”

  李斯双膝跪地,但心中却暗自松了一口气。

  以他对嬴政的了解来看,自己的小命应该是保住了。

  嬴政没有再说话,只是暗自思考着李斯话中有几分可取之处。

  良久,身边亲信前来通报,其余臣子已经到了宫门外。

  他抬抬手示意李斯和赵高起身。

  正如叔孙通所料,嬴政不可能因为天幕几句话就把李斯赵高斩了。

  虽然天幕中并没有详细描述他驾崩后的事情。

  但却不难推出。

  他应当是在某次巡游途中驾崩,临死前诏令扶苏主持后事。

  但胡亥在赵高和李斯教唆下选择假传圣旨,赐死扶苏,自己上位。

  至少后世史书应该是如此记载的。

  只是……

  胡亥蠢也就罢了,赵高李斯这两个人精怎么会将这种大事泄漏?

  秦亡于二世,赵高弄权肯定没错。

  但胡亥矫诏赐死扶苏,赵高李斯二人密谋扶持胡亥嬴政却觉得可信度不大。

  谁家密谋能被史官记录下来?

  历史越详细就越像小说家之言。

  思虑良久,待群臣齐聚台下时,嬴政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他看向百官,直接宣布自己的诏令。

  迁廷尉李斯为司空,主管刑徒修陵,筑城劳役一切事宜。

  长城他要修,陵墓他也要修,李斯要行德法,法不严,犯法者就少,那修筑一切宫室的劳工也就对应的会减少。

  他倒要看看李斯应该如何实行所谓德法。

  若那德法真的有用,能让劳工劳而不怨,届时再推之天下也不迟。

  此外,削赵高一切官职爵位,贬为庶人。

  以侍御史冯去疾为廷尉,以太史令胡毋敬为侍御史,以博士淳于越为太史令。

  ……

  一连串旨意下来,下方群臣表情不一。

  首先是松了一口气。

  谁也不敢保证哪天天幕会不会说自己坏话。

  嬴政对赵高和李斯的处置让他们看到了这位始皇帝应有的大度。

  他们再怎么犯事应该也不会比赵高严重。

  而既然赵高也只是贬为庶民,那他们便不用过于忧虑天幕之言了。

  而除此之外,最让百官在意的,无外乎嬴政此次的官职调动。

  法吏代表人物李斯遭贬,军吏冯去疾上位,儒家淳于越升职。

  这似乎意味着,曾经法家一家独大,严刑峻法的时代,有着要终结的趋势。

  “诸位爱卿,朕于星夜之时诏诸位入宫。意之所在莫过于天幕之言。”

  “自天幕现世以来,朕以之为神圣,近乎于鬼神。”

  “日前,蒙恬将军令人传信,天幕之事,唯我圣朝疆土之内可见。”

  “四夷之地,上郡以外,均不见有此奇观。”

  “朕以为,此为天眷我大秦,降之神迹以安天下。”

  “而今天幕言大秦二世而亡,言朕将崩于沙丘之地!”

  言及此处,嬴政双目陡然变得锐利,直视底下一群方士。

  他夜诏群臣入宫,特意强调把方士、博士一同叫上。

  嬴政仰慕神仙之道,更欲求长生不死之术。

  但这不代表他是傻子。

  他虽然质疑天幕一些细节处有问题,但大方向上还是相信的。

  比如他嬴政,并没有长生不死,甚至还可能没几年好活了。

  如此看来,这些方士,不说是废物,也基本上无用。

  不过嬴政并没有在此时处置这些家伙。

  他继续道:

  “天幕所言未必为真,但朕恐其为不轨之徒所用,霍乱天下。届时再起兵戈,苦我大秦子民。”

  “诸位爱卿以为,此当何解?”

  李斯有心回答,不过他很快念及自己如今处境,在有所政绩前,还是少说话的好。

  便又缄口不言。

  冯去疾刚得升廷尉之职。

  廷尉属九卿之一,掌管司法一类。

  按他所想,当用重法,钳制万民之口。

  但陛下适才方迁谪法家李斯,显然于法家已有些不满。

  毕竟天幕已经表明了结果,秦用法家而二世而亡。

  即便有胡亥昏庸、赵高乱权的原因在里面。

  法家也难逃其咎。

  “陛下,臣越谨奏。”

  此时,唯有儒家人物最适合发言,

  “臣以为,天幕之弊,若山之川流,堵不如疏。天幕言我圣朝二世而亡,非咒于我,而告诫于我也。”

  “譬如行之遇岔,分有两路,天幕未现而不知两路有别,天幕既现,则之其一为死路。”

  “既为死路,陛下当舍之。以行活路。”

  “臣以为,陛下可广设官学于天下,教民以利害之辨,而陛下行圣明之道。则百姓自知大秦之善,天下之民由此不恶于秦,则秦自然无忧矣。”

  设官学,开民智。

  嬴政脑海中再度浮现此前方孝孺殉君之景。

  若他大秦官学子弟,人人可为他嬴政而死,那倒也不错。

  “卿以为,何谓圣明之道?”

  “天幕既言,亡秦者,胡也。陛下便不以幼子为储君,而立长子。既合乎宗法,又弊避之死路。”

  天下皆知扶苏类儒,淳于越此言早在嬴政意料之中。

  不过他却没有做出多少表示。

  他迟迟没有定下储君之位,自然是不是想要考验诸子,而仅仅是因为他嬴政不愿服老罢了。

  仰观天际。

  天幕早已隐退,群星闪烁,明月似玉。

  天地亘古不变,而人,何其渺小短暂!

  嬴政虽已知晓自己长生无望,但这却并不代表他放弃了长生的念想。

  只是,他心中通往长生的方向,从海外仙山,变成了浩瀚宇宙中的那一张天幕。

  他不相信天幕是自然而成。

  所以他确信天幕是最近长生之物。

  最终,秦始皇以徐福为首,聚集众多方士,组建天机阁。

  专门研究天幕之中有关长生之事。

  至此,今夜临时朝会结束。

  只不过放眼天下,大秦江山却已经风起云涌。

  下邳。

  破败简陋的茅草屋内。

  一中年人身着粗布麻衫,手持一卷《黄石公三略》,仰天望月。

  料谁也不会想到,这么一个落魄书生,其祖上两代竟曾为韩国五世宰相。

  他叫张良,两年前,他散尽家财,亲自策划了博浪沙刺秦王。

  虽未成事,但也让他彻底看清了大秦强盛外表之下的虚弱——竟然连他这个主谋都抓不住。

  大秦,不日即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