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缺钱
“京营积重难返,要治重病得下猛药。”
“朝廷现在的情况,相信史尚书比孤更清楚,不管是李闯还是建奴,我们目前都没有足够的实力与之抗衡,一旦他们南下,我们拿什么抵挡?靠江北的那几个总兵?”
“你这份整顿京营的题本孤看了。”
朱明将题本打开,指着上面继续道:“清军额、练精兵、稳粮饷,联外镇,写得很好,但京营兵额定为三万是不是少了点?”
在他看来,就算弄不出十万大军,至少也得有个六七万吧。
“殿下,臣也是没办法,户部没钱,发不出饷银,三万人已经是极限了。”
史可法苦笑道。
目前,户部还欠着京营八个月的饷银没给呢。
那些堵在大门闹事的市井无赖,就是冲着这一点在闹事,他偏偏还没有办法。
就算把人遣散,之前欠下的粮饷总不能一笔勾销吧?要真是这样,恐怕就不是闹饷而是兵变了。
朱明暗自算了一下,按规定京营士卒每个月的饷银是1.5两,实质到手的肯定不足这个数。
若是按照1.5两一个人来算,三万人就是4万5千两银子,八个月就是36万两。
难怪户部拿不出钱来,现在夏税还没有收起来,户部里账面上有120万两,看似不少,但实质上根本不够用,需要支出的地方太多了。
光是军饷这一块,就是一个大窟窿。
毕竟欠饷的可不只是京营,还有各地的部队,保守估计整个南明五十万军队还是有的,能战之兵有多少则另说。
所以要整军强军,首先得搞钱才行。
钱钱钱,朱明脑子里赚钱的点子不少,不过都需要时间,而眼下最缺的就是时间。
所以最好搞钱的办法就是抄家!
据说李自成在京城能弄出七千万两,他要求不高,弄个百八十万两应急,应该不难吧?
“来人,去把韩赞周叫来!”
朱明朝着一个太监吩咐道。
随后他转向史可法,继续道:“整顿京营的事情,史尚书加快速度,军饷孤来想法子,必须尽快形成战力!”
史可法闻言,当即行礼应道:“臣遵旨!”
说完,他便快步退出了出去。
走至宫外,正好和韩赞周碰了个面。
“史部堂。”
韩赞周微笑着打着招呼。
“韩公公。”
相比之下,史可法的态度则冷淡许多。
韩赞周也没在意,而是加快速度,来到了朱明面前,“奴婢叩见殿下!”
“平身,孤问你,如果抄了刘孔炤家,大概能抄出多少银子?”
朱明开门见山问道。
“回禀殿下,初步估计,能够抄出八十万两财物。”
韩赞周回道。
“才这么点?”
虽然心里有了大概的估算,但朱明听到这个数字还是有些失望。
“殿下,这已经不算少了。”
韩赞周苦笑道,要知道就算是应天府的内承运库,也不过是80万的存银而已。
“那就尽快把案子结了,孤现在等着用钱。”
80万虽然不算多,但也能暂缓燃眉之急了。
“殿下放心,奴婢已经派人去围剿那群水匪了,只等将他们抓拿归案,刘孔炤的案子就能结了,若是殿下等不及,奴婢这就派人把诚意伯府抄了。”
韩赞周恭声道。
“别,还是按规矩来吧,免得那些言官又跑来弹劾你。”
朱明摆了摆手。
韩赞周这把刀他还要好好利用,制衡东林党和勋臣。
左右不过几日的时间,大不了先用内承运库的银子,把京营的欠饷先补了。
韩赞周心里一暖,连忙谢恩,并提醒道:“殿下,卢九德归内廷管,可以先把他家抄了,外面的大臣也无话可说。”
“对啊,差点把他忘了,就这么干,你快去忙你的事情吧。”
“奴婢告退!”
韩赞周刚刚离开,外面就有太监进来禀报,“启禀殿下,魏国公求见!”
“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满头银发的徐弘基,就微微颤颤地跪在朱明面前,恭声道:“罪臣叩见殿下!”
“徐国公,你这是何意啊?”
朱明明知故问道。
“罪臣教子不力,以致他触犯国法,愧对祖先,愧对殿下,臣愿削爵为民!”
为了躲过这一劫,徐弘基也算豁出去了。
在来这里的路上,他想了很多,这样是最好的结局,没了爵位不要紧,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这恐怕不妥,魏国公的爵位乃是太祖皇帝亲封,怎能这么轻易就削掉?”
朱明摇了摇头。
徐家在应天府做了十代的魏国公,抄个几百万两出来,绝对没问题,岂能这样轻易放过他们?
徐弘基心里一沉,只能继续说道:“臣愿意捐出半数家产,献给殿下!”
“徐国公言重了。”
朱明眼中精光一闪,走过去将徐弘基扶起来,“国有国法,徐家的事情,自有锦衣卫去调查,该怎么处置,都会依照大明律办事,孤岂能徇私?国公还是回家等消息吧。”
听到这话,徐弘基身体踉跄了一下,脸白如纸。
没想到自己都作出这么大让步了,这位太子还是不肯放过徐家,不愧是朱家的血脉,够狠!
“哎呀,国公你没事吧,来人啊,快带国公去看御医。”
朱明对着门外说道。
两个太监当即快步走了进来,他们对着朱明行了一礼之后,就一左一右,搀扶着徐弘基离开了。
朱明看着那落寞的背影,微微一笑,转身回到位置上,开始想办法怎么赚钱。
得益于穿越前,看了不少各类的书籍,他脑子里赚钱的点子不少。
例如肥皂,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