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武力镇压
“什么风把韩公公吹来了?”
史可法看向门口。
“咱家可是奉了陛下的命令,与诸位阁臣商量税制的事情,陛下说了,准备让咱家提督东厂,监督商税的推行。”
听到这话,整个内阁的所有人脸色都微微一变,韩赞周原本就是秉笔太监,若是再提督东厂,这权力就更大了。
夜幕降临,刘宗周下值,从宫里出来,立刻就看到仆从迎了上来,“老爷,钱尚书已经在府里等候多时了。”
听到这话,刘宗周身子微微一顿,很清楚对方是打探消息来了。
于是,他直接转身,又沿着原路返回了直房。
“咦?刘公可是落下了什么?”
正在整理奏疏的史可法好奇道。
“家里来了人,今晚老夫就在这里将就一下吧。”
刘宗周坐在位置上,继续开始办公。
数日后,内阁终于将商税改制的相关内容整理完成,然后经过朱明的批阅,然后开始实行。
这次税制改革,并非一下子就全面铺开,而是先从南直隶以及浙江两地开始,然后逐步推广全国。
当满朝文武看到改革的税制之后,顿时掀起轩然大波。
不少官员纷纷上疏劝谏,认为商税太重,于国不利。
说什么朝廷当以农为本,加税伤民,非仁政也!
更有人搬出了惯用的祖制,企图阻碍税改。
这些奏疏都被朱明给留中了。
随着商税司的成立,东厂的番子也开始行动起来,所有商户都要向本地的商税司登记留档。
对于这突然颁布的税制,南直隶和浙江的大商户,都纷纷抵制。
不管商税司的人说什么,他们充耳不闻,甚至通过罢市来抵抗。
这些大商户掌握着百姓的衣食住行,一旦罢市,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最先受到影响的肯定是粮价,由于战乱和各地欠收,粮食价格原本就高,现在大商户罢市,粮价顿时飞涨。
连运河的漕运都受到了影响。
面对这些人翻桌子的行为,朱明也没有惯着,自然有人去整治他们。
很快,东厂的番子就开始在南直隶和浙江各地抓人。
他们也不是乱抓,而是有凭有据。
但凡有些实力的大商户,谁没做过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以前有官府护着,没人管就算了。
现在东厂番子抓住这些把柄,立刻重拳出击。
这些商户在大牢里走了一轮之后,顿时忍不住求饶,纷纷表示会遵守商税制度。
但韩赞周准备拿他们杀鸡儆猴,哪能那么轻易放过这些人,一个个被折磨得不成人样,然后被抄家,流放,人财两失。
这些举动,顿时把江南的士绅给刺激到了。
一时间关于弹劾韩赞周的奏疏,如雪花般飘到了朱明的御案前。
对于这些奏疏,朱明自然都是留中不发,或者干脆直接烧了。
朝臣们见劝不动皇帝,于是就准备在地方上想办法。
他们让人暗中去缺粮严重的灾区,大肆宣扬,是朝廷苛政,才让粮价飙升,让百姓吃不上饭。
商户虽然不造反,但他们可以引导吃不上饭的百姓造反。
至于他们的死活,并不是这些士绅该关心的事情。
毕竟这些底层百姓,就好像田里的苗子,收割完后,又会种出新的来。
历朝历代,底层百姓是最容易受到蒙骗的。
随着这些流言传开,再加上有心人推波助澜,群情汹涌。
不少地方都出现了乱民冲击官府衙门,商税司被打砸甚至杀人的现象。
对于这种情况,朱明早有提防,早在商改推行前,他就已经让八千勇卫营赶赴浙江各地。
并且让锦衣卫探子密切留意这种情况,授予便宜行事的权利。
如果引起暴动,并且事态扩大,负责该区域的所有锦衣卫以及地方官员,都得治罪。
所以这个苗头刚刚冒出来,锦衣卫就已经迅速行动。
他们顺藤摸瓜,把煽风点火的人控制了起来。
同时,勇卫营立刻通过水路赶赴各地,强势镇压乱民,杀得人头滚滚。
在血腥镇压下,暴乱现象很快就被平息。
面对朝廷这些强势措施,一部分顶不住压力的大商户纷纷服软,率先去商税司登记。
持续了十数日的罢市现象,也随着这些大商户的开市,得以缓解。
看到这种情况,剩下那些坚决抵制的商户也没办法了,他们有钱不假,但不是不怕死,再抵抗东厂的番子就要上门了。
银子重要,但小命更重要。
于是,剩下的这些人,也只能捏着鼻子,去了商税司。
商税改制正式在两地推行起来。
十二月下旬,朱明收到了从山东发回来的一份急报。
内容很简单,原本撤退的多铎余部,突然改道潼关。
之前郑家水师兵围京城的时候,多铎亲率麾下三万骑兵先行回京勤王,余下的四万步兵则退到了济南就停止了。
但前些日子,这四万步兵突然朝着潼关方向去了。
很显然是准备合兵对付李自成。
朱明一看这情报,顿时感觉机会来了,黄得功打不过多铎的满洲骑兵,难道连这些步卒都打不过?
于是,他立刻给黄得功和高杰都传了旨意,让他们伺机而动。
找机会吃掉这四万人,不能让他们和阿济格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