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1979文娱:从女儿国国王开始

第129章 李大导

  第二天一大早,陆成渝在餐厅吃早饭。

  他先吃了一份葱包桧,这是薄饼裹着油条、葱段,烤至金黄酥脆,刷上甜面酱、辣酱,香咸可口。

  又吃了一笼粢毛肉圆,肉圆滚上一层糯米,蒸制而成,糯香馅美。

  期间还灌了三碗豆浆,咸的,加了榨菜、虾皮、紫菜,整个人都舒服了。

  宫雪就坐在对面看,问道:“吃饱了?”

  陆成渝点点头,他看宫雪吃了两块定胜糕,这是用糯米粉、豆沙馅蒸制,形似小枕头,表面印着“定胜”字样,取个好彩头,还搭配了一碗西湖藕粉,忍不住摇头:“你这是什么吃法,不讲究啊。”

  “我喜欢,怎么了?”

  陆成渝自己的搭配也不太讲究,但吃了肚子舒服啊:“行吧,好吃不过喜欢。”

  宫雪手里拿着遮阳帽:“走吧,我们先去逛六合塔还是九溪十八涧?”

  陆成渝叹了口气:“去不成了,白沉导演昨晚找我了,今天会带一个客人过来。”

  宫雪挺失望的:“什么客人,重要吗?”

  “李汉祥,听说过吗?”

  “听过,挺有名气。”

  “香港导演嘛,最近好像喜欢往咱们这边钻。”

  陆成渝当然知道此人,可称为大导,很会折腾的,先是在香港拍戏,后来到台湾拍,然后回到香港,明年又会到大陆拍。

  拍摄风格很灵变,先是古典戏剧片,后是历史人文片,然后是风月片,再后来就是和内地的合拍片,《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等。

  前后期的拍摄风格这么不同,说明他很会寻机,他自称“拍电影七分才气、三分流氓气”,在陆成渝看来应当是才气和流氓气刚占一半。

  也可以按拍摄风格分段,先才气、后流氓气、再才气。

  这个时间段在香港拍电影相当赚钱,其实没必要拍风月片,他却一头扎入这个行当,还自称是灵感来源,显然是爱好+投机。

  按照时间线,他现在是两进邵氏公司的尾声,明年就会离开,然后和内地合拍《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杭州正在举办金鸡百花奖,他出现并不奇怪。

  白沉导演有在香港电影业的经历,被他找上也不奇怪,要见自己就有些奇怪。

  陆成渝对他属于无感,既然人家专门请了白沉导演牵线,见就见呗。

  宫雪就比较好奇了:“我可以在场吗?”

  陆成渝呃了一声,说道:“你在场不好。”那位拍的电影他都不好说出口。

  他看宫雪表情有些黯淡下来,赶紧说:“这样吧,我们聊了什么,到时候和你汇报。”

  宫雪一下笑了:“说的好像我是你领导似的,可不敢呀,我就是有些好奇,香港的电影是什么样的。”

  “你可以不用好奇,透过现象看本质,他们赶上了好时候。”

  陆成渝这话相当古怪,这时候对外面的向往快要接近狂热状态,此话有些大逆不道。

  宫雪小声说:“你不要乱讲话,让别人听去会骂你的。”

  陆成渝点点头:“不说,不说。”

  宫雪还不放心:“见到那位李导演也不要乱说话呀,没准有人陪着呢。”

  “明白,人家肯定是前呼后拥的。”陆成渝心里摇摇头,说起来这也是投机。

  他吃过早饭就在房间等着,大约十点钟的时候,白沉导演领着好几个人进来。

  彼此介绍一番,除了李汉祥和他的一名助理,还有一名外事部门的同志。

  此外,还有文联和电影家协会的人,此时的金鸡奖、百花奖都是由文联和电影家协会联合主办,两边派人陪同并不奇怪,也可见李汉祥相当受重视。

  另外还有中影公司的人,全称是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与各大电影制片厂的关系一个是电影的生产者、一个是电影的销售者,统购统销,相爱相杀。

  各省还有自己的电影公司,除了受当地文化部门管理,还要受到中影公司的业务管理,可见中影公司实力相当强悍。

  李汉祥是导演,按理说和电影制片厂关系更密切,中影公司的人陪着,这是因为合拍片《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是由中影公司和他的新昆仑公司联合出品。

  这两部电影将在明年拍摄,83年上映,得到了全国60多个单位支持,包括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圆明园遗址公园、清东陵等,也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故宫实景拍摄。

  另外,北影、上影、八一、西影、长影、峨影、珠影7大电影制片厂全部提供便利和支持,这就是牌面!

  陆成渝想到这里有些摇头,难道李汉祥导演就比白沉导演强?他不觉得。

  宫雪说的对,这时候香港来的导演获得的待遇简直不可想象。

  他望着李汉祥,此人身板高大、五官皆厚,有着一口变异的东北口音,因为他是东北人,辗转于两岸三地的很多地方,算是有些传奇。

  李汉祥也在打量着陆成渝,他已经多方了解过,对他的年轻并不奇怪,只是奇怪他的眼神,一种平静的眼神,没有好奇、仰慕,更说不上狂热了。

  他这次回来见到的人,不管掩饰的好不好,表情全都带有好奇、仰慕甚至狂热,陆成渝的平静就显得很特殊了,他似乎不是装的,平静意味着平视,甚至带有一份洞悉。

  几人分别落座,客厅满满当当的,服务员送上茶来。

  李汉祥便说:“久闻陆作家大名,这次特意让白导演引见,有些冒昧了。”

  陆成渝笑了笑,他久闻才怪了,也道:“我也久闻李导演大名,早知道你在杭州,就该我过去了。”

  他这个“久闻”才是真的,陆成渝对他的了解只怕比他自己还多。

  李汉祥看了他一眼,哈哈一笑:“那我们算是神交了,你的作品我是认真拜读过的。”

  陆成渝点点头,你的风月片也很让人神交啊,他很诚恳的说:“你的作品,我也很想深入探讨一下。”如果不是外事部门等同志在,咱们一定可以讨论的很热烈。

  陆成渝看到李汉祥表情有些微妙,中影公司的人也有些微妙,嘿嘿一笑,原来你们都知道哇,就欺负我这个铁路上的老实人。

  “有机会的,有机会的。”老李咳嗽一声,他对这个年轻人实在看不透,生怕话题跑到不该跑的地方,便说,“我这次来是想和陆先生合作的。”

  陆成渝假装一怔:“我们合作?”他和李汉祥完全没有交集,他的来意就很好猜,显然是因为自己写的小说。

  老李很认真的点点头:“就是你写的《三个女人的车站》,写透了女性心理,三个女人三种爱情观交织在一起,实在是绝妙。”

  陆成渝点点头,《今夜有暴风雪》已经拍成电影,适合合作的显然就是《三个女人的车站》,总不至于是还没有发表的《南来北往》吧。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机会,此部小说争议很大,想要拍成电影起码要几年以后,如果有李汉祥介入,岂不是柳暗花明?

  在场的人其实也能猜到,李汉祥当场说出来,仍然是无比震惊,陆成渝的小说能被香港来的大导演看中,这意味着什么!

  这个年代的人还没有文化输出的概念,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已经成为社会风气,只觉得外面一切都是好的。

  否则李汉祥拍个合拍片能让60多家国字号单位全力支持?能让7大电影制片厂甘愿作配?

  能和香港导演合作拍片,已经是具有开创性的,而陆成渝却能把作品输出,这个意义怎么形容也不为过!

  关键是大家还不知怎么形容,因为难找先例!

  只有陆成渝想的更深,他笑了笑:“你看中这部小说是为什么呢?”

  客厅里一片安静,大家都很奇怪的看着他,这种合作简直是求都求不来,怎么会问这种问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