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逆天改命朱雄英

第39章 晨光里的重逢

  来喜脚步匆匆,追上落在众多大臣身后的魏国公徐达。

  “魏国公,留步。”来喜声音放低,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郑重。

  “陛下有请。”

  徐达心中一动,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看来今日朝堂之事,还有下文啊。

  “有劳来公公了。”徐达面上平静,随着来喜快步转向武英殿。

  武英殿内,老朱负手而立,背对着殿门,正在皱眉沉思,似在看一副舆图。

  听闻脚步声渐近,他缓缓转过身。

  “臣,参见陛下。”徐达躬身行礼。

  老朱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免礼。

  “来喜,搬个凳子来。”

  待徐达坐下,老朱又吩咐道:“来喜,把昨日毛骧呈上的那份密折,给魏国公看看。”

  来喜躬身应是,自御案一角取过一份封存完好的奏折。

  徐达接过,心中已然明了。

  陛下这是要给他看吕氏获罪的缘由了。

  吕氏究竟是犯了何等罪过,竟让陛下不通礼部,不通朝会公议,就直接赐下“愍”字?

  要知道历史上,得此“殊荣”的人,可是不多啊。

  整个大明276年,得此谥号者,也就只有秦王朱樉了。

  徐达赶忙展开密折,目光一触及上面的文字,便再也移不开了。

  难以置信,越往下看,脸色便越是凝重。

  指尖微微颤抖,几乎要捏碎了手中的纸张。

  “这……这简直是……他们怎会如此大胆....”

  徐达喉咙发干,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嘴唇动了半晌才挤出几个字,声音有些变调,心中满是震撼。

  密折上所书之事,桩桩件件,触目惊心,令人发指。

  竟然有这么多人参与,江南望族,甚至朝堂......

  吕氏这哪里仅仅是失德?

  这分明是勾结外臣,图谋不轨,颠覆社稷,其心可诛啊!

  “形同谋反,这是诛九族的大罪!”

  徐达心中巨浪翻涌,看向老朱的眼神也带上了几分惊骇与了然。

  陛下竟然只赐了一个“愍”字。

  这在旁人看来是羞辱,在此等罪行面前,却已是天大的“恩典”了。

  还有那些人,陛下在朝会上竟只字未提,也无其他动作,这不像陛下的风格啊。

  徐达心中暗道,想必陛下在下一盘大棋。

  有些忐忑,这次想必又是不输胡惟庸的大案,不知道又要死了多少人。

  心中微微一叹。

  老朱看着徐达骤变的脸色,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至极的弧度。

  “哼,这毒妇,蛇蝎心肠!还有那吕本!这老东西.....”

  “害咱大孙,害咱标儿!”老朱声音不高,却字字带着彻骨的寒意,仿佛能将空气冻结。

  “若非咱看在允炆尚且年幼,她吕家满门,咱一日都留不得!”

  话语中的杀气,让身经百战的徐达都不禁打了个寒噤。

  “如今他们吕家也多活了几日,咱虽未曾把此事公布,却也安排锦衣卫蒋瓛去了凤阳寿州,想必不日便有消息出来了”。

  老朱眼中露出寒芒。锦衣卫蒋瓛过去可不是游山玩水的。是要死人的。

  吕氏那帮人,已经触碰了老朱心中最不可碰触的逆鳞。触之必死。

  “此事,你知道便可,务必给咱烂在肚子里,不得泄露半字。”老朱的眼神锐利如刀,扫过徐达。

  “臣明白。”徐达应道,神色肃然。

  这种宫闱秘辛,一旦泄露出去,必然在朝野掀起滔天巨浪,甚至可能动摇国本。

  老朱说完这才面色稍缓,似乎不愿再多提及此事。

  在眼皮子底下发生这种事,啪啪打他老朱的脸,老朱也是面上无光。

  于是又从御案上拿起另一份奏报。

  “再看看这个。”

  奏报上赫然写着纳哈出近期频频率军南下,袭扰大明边境之事。

  “辽东……”徐达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沉声道:“辽东乃国之屏障,更是将来北伐的根基,不容有失。”

  老朱眼中怒火复燃,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杯都跳了一下。

  “咱恨不得即刻发兵,将那纳哈出碎尸万段,方解心头之恨!”

  “陛下息怒!”徐达连忙起身劝道。

  “陛下,将士们连年征战,早已是人困马乏,府库亦需休养生息,眼下,不宜再轻易动大规模兵戈啊。”

  “大战过后,当务之急是安抚民心,恢复国力,徐图后举。”

  老朱胸膛剧烈起伏,显然在极力压制着心中的怒火与战意。

  他何尝不知这个道理。

  只是,一想到边境百姓受苦,纳哈出那般嚣张跋扈,他就如坐针毡,按捺不住。

  半晌,他才重重地吐出一口气,带着几分不甘。

  “唉,也罢!”

  “只能再隐忍几年,待国力充盈,再行北伐之事!”

  “此事,便要交给你多费心,早做筹谋准备。”

  “臣等遵旨。”徐达躬身领命。

  “过些时日,你替咱去北边巡视一番边防,看看那些将领有没有懈怠,军备是否充足。”老朱又补充道。

  徐达顿时抱拳道:“微臣遵旨。”

  待徐达下去。

  老朱一脸惆怅,看向徐达的背影喃喃,“汤和向咱上了个折子,想回凤阳养老,咱没同意。”

  说完又是一微微叹:“如今咱身边的老兄弟越来越少了。”

  老朱搓了一把脸,看向案牍上的奏折,眉毛微皱,昨日回来批了不少,如今这又积攒许多。

  随手拿起一本,还没看下去多少,

  老朱火气上涌,张嘴就骂:“咱就知道这奏折里全是废话,文章写的花团锦簇,歌功颂德,引经据典,一句有用的都没有。”

  “他们这些废物,当咱很闲吗?”

  随手,啪的一声,奏折往桌子上一摔。

  转头对一旁的来喜吩咐道:“去,传话给皇后,让她准备一下,随咱一同去大功坊。”

  来喜躬身回道:“回陛下,皇后娘娘一早就已经过去了。”

  “哦?”老朱挑了挑眉,略感意外,“不等咱?”

  来喜又小心翼翼地补充了一句:“太子殿下也惦记着那边,也跟着皇后娘娘一道去了。”

  老朱闻言,脸色顿时一黑,

  “嘿!这婆娘,还有咱那好大儿!”

  “合着就落下咱自己了?”

  “咱不让标儿处理政务,这就把咱抛弃了,”

  老朱佯作不悦地哼了一声,语气中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无奈和……一丝丝的羡慕?

  他老朱何曾不想一起去啊。

  卯时三刻的坤宁宫。

  天色才蒙蒙亮,晨曦透过窗棂,洒下几缕淡金。

  马皇后早已起身,身着素色常服,未施脂粉,眉宇间却自有威仪。

  她看着身前的青璇,声音平和。

  “青璇。”

  “奴婢在。”

  青璇微微垂首,前些时日太孙朱雄英薨逝,她悲痛难抑。

  马皇后怜她情真,特许她歇息了几日。

  今日一早才将她唤回。

  “这些日子,辛苦你了。”马皇后语气温和。

  “娘娘,奴婢不辛苦,”

  马皇后微微一叹:

  “去偏殿,收拾些寻常衣物和日用生活之物,打个包裹,一会咱们要带走。”

  青璇应了声“是”,心头却泛起一丝不解。

  这是要出宫?

  马皇后似是看透了她的心思,继续说道。

  “这段时间,你去宫外帮我照顾两个小子的起居。”

  小子?

  青璇眸光微闪,仍是恭顺应下。

  “奴婢遵命,娘娘放心。”

  她不多问,这是宫里的规矩,也是她对皇后的全然信任。

  马皇后眼中露出一抹赞许。

  不多时,青璇便提着一个靛青色的布包袱出来。

  里面是几套浆洗干净的半旧衣裳,一些常用的物什,还有一小袋碎银铜钱。

  马皇后颔首,自己也已换上一身寻常富家妇人的衣着,简单素净。

  青璇亦换上了一身方便行动的衣裳。

  主仆二人收拾停当,正欲迈出殿门。

  “母后。”

  朱标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带着几分晨起的清朗。

  他早已换了一身与寻常士子无异的青布衣衫,走了过来。

  朱标面色红润,带着温和的笑意。

  马皇后回头,看向朱标,脸上露出笑容。

  “母后,都妥当了?”朱标轻声问。

  马皇后含笑点头。

  “就等你一同了。”

  朱标唇角微扬。

  “儿臣怎会耽搁母后的大事。”

  毕竟看望雄英的事,肯定是大事啊。

  殿外,毛骧早已等候多时。

  出了皇宫,过了不久,马车缓缓停下。

  朱标扶着马皇后下了马车,看着这座房屋,心中无比复杂,他那最疼爱的儿子,朱雄英就在此处。

  推开院门,便有淡淡的炊烟香气混着清晨的露水味飘出。

  马皇后甫一进院,脚步便顿了顿。

  小院一角,那个让她日夜牵挂的雄英,正与那个叫李明远的小子围着一张木桌吃着早饭。

  桌上是金黄的小米粥,热气腾腾。

  朱雄英小口小口喝着粥,腮帮子鼓鼓的,时不时抬头对李明远笑一下。

  李明远则稳重许多,细嚼慢咽,偶尔会给雄英夹一筷子小菜。

  活脱脱的一个小大人的模样。

  两人衣着朴素,却干净整洁,吃得香甜满足。

  马皇后唇边漾开一抹温柔,露出笑意,心中的石头仿佛又轻了几分,脚步也随之轻快了些。

  青璇跟在皇后娘娘身后,亦步亦趋。

  目光在简朴却拾掇得井井有条的院落中逡巡,心中尚有些恍惚与不解。

  娘娘吩咐她出宫,照顾两个“小子”。

  她自是遵命,不敢有丝毫违逆。

  只是,从太孙殿下的贴身侍女,到照顾两个不知来历的孩子,这落差……

  她不敢多想,只当是娘娘另有安排。

  前些时日,太孙薨逝的阴影依旧笼罩心头,那份锥心之痛,每每想起,都让她喘不过气。

  虽说太孙殿下是由皇后娘娘带大,可是有些事情,大部分都是她在做,她对太孙的感情不比马皇后少。

  忽地,一声清脆稚嫩,带着几分欣喜的呼唤传入耳中。

  “皇奶奶!”

  “皇奶奶?”青璇疑惑,这是哪位殿下,等等.....

  这声音……

  这声音!

  熟悉得仿佛刻在骨子里!

  青璇浑身一震,血液似乎在瞬间凝固,又在下一刻轰然倒流,直冲头顶。

  她猛地抬头,身体僵硬地循声望去。

  只见那简陋木桌边,那个小小的身影正仰着脸,小嘴边还沾着一圈米粥渍,对着马皇后露出一个无比灿烂纯净的笑容。

  眉眼,神态,那份独有的灵气……

  是殿下!

  真的是他!

  青璇如遭雷击,眼前阵阵发黑,霎时间遍体生寒,手脚冰凉得不似自己的。

  她嘴唇剧烈哆嗦着,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艰涩无比,声音细若蚊蚋,带着不敢置信的颤抖。

  “娘娘……那……那是……太……太孙殿下?”

  她的目光死死盯着那个小小的身影,又猛地转向马皇后,眼中充满了血丝,满是祈求与恐惧,生怕是自己思念过度的幻觉。

  马皇后含笑望着她,眼中亦有水光闪动,却无比清晰地点了点头。

  肯定了她心中那个疯狂的念头。

  双目顿时泛红,滚烫的泪珠,毫无预兆地从青璇眼角滑落。

  旋即,泪水便如开了闸的洪水,汹涌而出,怎么也止不住。

  她急忙伸出双手,死死捂住自己的嘴,不让自己失态地哭出声来,惊扰了这失而复得的珍宝。

  可那压抑在喉咙深处的呜咽,一声声,细碎而沉痛,却比嚎啕大哭更让闻者心碎。

  巨大的悲恸与狂喜交织,撕扯着她的五脏六腑。

  朱雄英也瞧见了马皇后身后那个熟悉的身影,他眼睛一亮,放下手中的小勺子,

  喊道:“青璇姐姐!”

  那小小的身影已经像只挣脱束缚的小鸟,带着满身的晨光,欢快地扑了过来。

  李明远在一旁看着,却也识趣地没有出声。

  青璇尚在巨大的震惊与狂喜中难以自拔,脑中一片空白,身体却本能地做出了反应。

  她被一个温热柔软的小身体撞了个满怀。

  她下意识地伸出颤抖的双手,紧紧地,紧紧地抱住怀中的孩子。

  那熟悉的触感,那温热的体温,熟悉的气息……

  这一切,都无比清晰地告诉她,这不是梦!

  太孙殿下,他真的还活着!

  他还好好地活着!

  青璇再也忍不住,压抑的情感如同火山喷发,泪水决堤,汹涌而下,这一次,却带着无尽的欢喜。

  她颤抖着,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雄英的后背,感受着他小小的身躯,感受着他鲜活的生命力。

  她哽咽着,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激动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能发出“呜呜”的声响,一遍遍唤着:“殿下……殿下……”

  马皇后看着眼前这相拥而泣的一幕,眼圈也有些泛红,心中百感交集。

  她走上前,轻轻拍了拍青璇不住颤抖的肩膀,声音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好了,好了,青璇,雄英这没事,这不是好好的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