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赵红婵(求追读,求推荐票)
同一日掖县城城东钱家。
议事堂清远书斋。
紫檀博古架罗列奇异珍玩,金丝楠书案置墨宝书卷。
黄花梨屏风古朴典雅,满室墨香伴铜炉青烟升腾而起,细细闻之则有一股馨香之气萦绕鼻尖。
其内围坐的乃是这掖县之中的五大望族的话事人。
坐在主位的乃是一年过花甲的老者名曰钱瑞林,两边配坐的乃是藤雍禧,张世杰,毛咎,赵禧昌。
见众人纷纷就坐,钱瑞林满是老人斑的脸一阵微动,看向赵禧昌询问道:
“你叔父现在身体可还好些?”
赵禧昌闻言一声苦笑道:“昨日吃了点药,已经早些歇息了,目前来说尚且不碍事。”
语气一顿笑眯眯的说道:“多谢钱公抬爱,我叔父听闻定开心不已。”
随后乃是众人碰头的依次寒暄,旋即则有一众丫鬟走进来,为众人看茶。
钱瑞林端起一杯茶水拂击茶汤,饮一口便是止不住的咳嗽,花白的头发下可以看到细密的汗水从脸颊上滚落。
一丫鬟急忙取来痰盂为他接住呕吐物,钱瑞林轻咳嗽一声淡淡说道:
“想必前日那场战争大家也都看到了,那炮弹都落城里啦!”
语气一顿又道:
“现在这郭贼当真是贼胆包天,竟是把主意打到我们头上!”
闻言藤,毛,张三家家主也是摇头不语,这官军败得这么快也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钱瑞林伸出右手食指在头上一阵比划道:
“现在有一把剑悬在我等的头上,我不知晓这把剑什么时候会落下来,斩到我等的脖子上!”
言罢手掌伸直在脖颈处一阵比划。
众人闻言便是点头示意,藤雍禧闻言说道:
“有道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现在这郭贼是刀,我等是砧板上的肉。”
毛咎闻言说道:“是啊是啊,如今这郭贼离我等近,朝廷离我等远!”
语气一顿又说:“此事若不处置妥帖,则祖宗传下来的百年基业将毁于一旦啊!”
张世杰说道:“以衮衮诸公观之,我等应如何处之,方能躲避此次灾祸那?”
语气一顿又道:“昨日日老家来信,说我三万余亩的土地要被被这些贼兵划分给了那帮泥腿子们。”
毛咎一拍案牍说道:“这些贼寇当真是可恶,居然抢我等的东西来收买人心!”
赵禧昌闻言赶忙制止道:
“诸公可否听晚辈一言,此事关乎我五姓数千人的存亡绝续,土地什么的没了可以再买,但是若族灭那可就是真的什么都没了!”
四名老者闻言皆是沉默不语,他们现在还真奈何不了这郭贼,正如赵禧昌所言。
若是郭贼一咬牙拿他们五姓之中的任意一姓开刀,那都是非常不好的。
郭贼现在还不动手,那只能说明这事情还有得谈,万万没有到鱼死网破的境地。
钱瑞林闻言询问道:“这郭贼说的什么条件,要我等去做?”
“五姓中每户出嫡子男丁一名,加入贼寇,且各出一万两白银,以及要把这次获利的粮食全数拿出来。”赵禧昌淡淡答道。
张世杰一拍案牍说道:
“真是岂有此理,我等尚且不知晓他是否能在山东立足,若是他逃了我等岂不是还要自己疏通朝廷那边的关系解释?”
毛咎也说道:“是啊,嫡子男丁一名,那岂不是坐实我等通贼的名头?”
钱瑞林手扶额头之后,一阵摆手说道:
“好了好了莫要吵了,我等纳粮于贼的事情传出去,那也是通贼。这索取质子只不过是郭贼极度不信任我等罢了。”
语气一顿又道:“郭贼还说其他事情没?”
赵熙昌闻言说道:
“奥,他还说要对此处参与炒粮的人出手!只要我等答应他的条件,便不会伤及我五姓之中的任何一人。”
钱瑞林端起茶杯又饮一口说道:“此次炒粮谁吃的最多?”
毛咎闻言说道:“城北王家和城南许家。”
钱瑞林放下茶杯淡淡的说道:“那就让这两家暂替咱们抗一下这郭贼的怒火吧,郭贼要收买人心就让他去!”
语气一顿说道:“这正所谓无利不起早,这郭贼到也不像是一个简单的贼寇。”
“他求质子无非是自己心里没底害怕,既为利倒不如做个顺水推舟。”
“若他日后能成事,则我等坐拥渔翁之利。”
“若不能得利,那点小钱丢了也就丢了,就当是赏小贼饭吃了。”
毛咎疑问道:“依钱公的意思是?这大明天下会......”
钱瑞林摆手道:“诸位可还记得太祖之事,那元末与现在何其相似?”
语气一顿又讲:“如今辽左有努尔哈赤,山东徐贼刚要压下去气焰又来个更厉害的郭贼,川黔尚且有安奢之流叛乱。”
张世杰斜着身躯疑问道:“应该不会这么快吧?”
钱瑞林又饮一口茶水说道:“往年年年爆发民乱,你见过有哪个乱贼能拿下高大坚固的城池的?”
语气一顿又讲:“叛贼势力越来越大,攻势也越来越猛,这能说明什么?”
藤雍禧抢答道:“这大明朝廷国运在不断下降!”
钱瑞林笑着饮一口茶水说道:“我可什么都没说,这就是你自己臆想的!”
藤雍禧急拍嘴唇赔笑道:“呸呸呸,钱公你看我这嘴,就是一味的多嘴!”
见赵禧昌一阵不语,钱瑞林满是皱纹的笑脸瞬间解开:“司南何故一言不发啊?”
赵禧昌闻言瞬间笑道:“听诸公言语一番,赵某顿时心领神会啊。”
言语一顿又说:“听闻这郭贼尚未婚配,某膝下尚有小女名红婵。既这郭贼要质子,我搭送个质女如何?”
毛咎闻言一阵惊叹,这钱公就开个玩笑,还真有人上头了:
“不是司南你来真的啊?”
“当是真的,主要我三个儿子都压在他那里,用个女儿换两个儿子也是挺值的。”
视角穿越层层雾霭来到赵家一别院之中,但见一花季女子在持女红刺绣一番。
她身着一云纹鹅黄短衣,身披轻纱,下身穿着一碎花百褶裙。
脸若银盆,女生男相竟是俊俏无比。服凝若脂,桃唇轻点,纤纤细腰盈盈可握。
才情卓绝,抚琴挥毫皆妙,心性高洁,众人倾慕难近。
天生得来好颜色,胜比西子俏三分。一颦一笑之间尽显婀娜,仪容华美,青春靓丽。
(PS:赵红婵(1606—?),莱州府掖县人士。生得面若银盆凝皎雪,眉弯柳月映清辉,亭亭玉立,仪态雍容,为太祖之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