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的梆子声混着更夫的咳嗽,在沈府高墙外碎成断续的残响。林墨贴着游廊的阴影疾行,掌心攥着的铜钥匙泛着尸蜡般的冷光——这是从沈玉书僵直指缝间撬出的物件,齿痕间残留的靛青碎屑,与账房铜锁的锈迹同源。
账房窗棂的卍字纹在月光下如蛛网密布,林墨蹲身避开第三根横栏。这是扬州巧匠特制的防盗格,卍字交叉处嵌着淬毒的银针,稍有不慎便会惊动檐角铜铃。他摸出沈清欢给的犀角簪,簪尾雕着微缩罗盘,磁针正指向东北角的暗格。
“咔嗒。“
锁芯转动的瞬间,腥风骤起。三道黑影自梁上倒挂而下,东瀛忍刀劈开账册扬起的尘雾。林墨旋身躲过刀锋,账本砸在博古架上,青瓷香炉倾翻的刹那,他嗅到了熟稔的龙涎香——与沧溟号货舱的味道如出一辙。
“叮!“
忍刀斩在铁算盘上,算珠迸溅如乱雨。林墨抄起砚台砸碎窗纸,月光流水般泻入,照亮账册上朱笔勾勒的“鹤“字。那鹤喙处墨迹晕染,正是倭国密文中的联络代号。
“果然在这...“
刀光再至时,林墨已掀翻紫檀桌案。账册纷飞如白蝶,其中一页黏在忍者面巾上——“丙戌年三月初七,购松江棉三千斤“的批注旁,赫然画着只单腿独立的鹤。
玄铁锁链破窗而入的刹那,沈清欢的轮椅碾碎满地算珠。她袖中机弩连发,淬毒的钢钉钉穿忍者足踝,却在第三发时卡壳。林墨扯过账册格挡,忍刀劈开纸页的瞬间,鹤形暗记裂成两半——左翅指向“棉“字,右翅对着“三“字。
“松江棉三月市价...“他滚地避开刀锋,脑中闪过布庄流水,“该是每斤二百文,这账上却是...“
刀尖突然转向沈清欢。轮椅扶手弹出铁莲瓣,绞住忍刀的瞬间,林墨瞥见刀柄缠着的金线——与喜被上的倭缎同源。他暴起撞翻博古架,永乐青花罐碎裂声中,满地瓷片映出窗外晃动的菊纹灯笼。
“追!“
沈清欢的锁链缠住最后一名忍者脖颈,却扯下半张带血面皮——人皮面具下,赫然是布庄账房先生的脸。林墨踩住他痉挛的手,指间夹着的狼毫笔管中,半截密信正在燃烧。
“丙戌年三月初七...“他蘸着血在地上疾书,“松江棉实购三千五百斤,余五百斤差价...“突然抓起灰烬中的残片,“进了倭国菊正堂!“
沈清欢的轮椅突然转向,碾过满地瓷片直冲西墙。机关转轴声里,暗格弹出一本包着《女诫》封皮的账册。林墨就着月光翻开,瞳孔骤然收缩——每隔七页便有一鹤形暗记,鹤眼处的小楷记录着生铁、硫磺的走私数量。
“轰!“
屋顶突然塌陷,蒙面人如鹞子翻身而下。他手中不是兵刃,而是账房特有的铁骨算盘,算珠刻着密宗梵文。林墨侧头避过横扫的算框,檀木珠子擦过耳际,在墙面砸出个“卍“字凹痕。
“丙戌年四月...“他边躲闪边高喊,“沈家布庄进孔雀线三百束,实收...“
算盘突然裂成两截,露出中空的铁管。毒砂喷射而出的瞬间,沈清欢拽动轮椅机关,整面东墙轰然倒塌。夜风灌入账房,漫天账页如雪纷飞,每张飘过月光的纸页都显出血绘的鹤形。
“屏息!“
林墨扯下半幅帐幔浸入茶壶,湿布掩住口鼻的刹那,毒砂已染蓝了满地瓷片。蒙面人靴底粘着片靛青碎布——正是沈二爷常穿的倭缎。
“二叔好算计。“沈清欢突然开口,声音冷如碎冰,“连五年前病故的陈账房,都是你的人?“
回应她的是铁算盘破空声。林墨趁机翻开暗格底层的契书,指尖抚过“鹤颈“处的骑缝章——印章边缘的锯齿状缺口,与沈玉书怀中牙牌严丝合合。
“戊子年腊月...“他闪身避开毒镖,“菊正堂购入硝石千斤,经手人画押却是...“
蒙面人的算盘突然变形,铁骨伸展成九节鞭。鞭梢扫灭烛火的刹那,林墨嗅到了熟悉的龙涎香——与码头木箱中的倭刀保养油同源。他抓起砚台砸向博古架,藏在暗处的铜镜折射月光,正照出蒙面人耳后的菊纹刺青。
“叮!“
沈清欢的锁链绞住九节鞭,轮椅扶手弹出袖箭。蒙面人旋身避过的瞬间,林墨已破译最后一条密文:“鹤足朝南,货抵鹭洲...“
九节鞭突然爆开,铁片如暴雨倾泻。林墨扑倒沈清欢的刹那,轮椅靠背弹起铁伞,叮当声里,他看见蒙面人袖中滑落的火折子——南海沉香制的引信,遇风即燃。
“走水啦!“
账房梁柱轰然倒塌时,林墨抱着沈清欢滚入暗渠。污水浸透衣袍的瞬间,他摸到她腰间硬物——半枚鎏金鹤符,翅羽处镌刻的潮汐图,与牙牌背面的刻度完全吻合。
“咳咳...“沈清欢咳出的血沫染红渠水,“鹭洲港...三日后...“
暗渠尽头忽现光亮,林墨踹开腐朽的木栅。浮着油花的河面上,六盏菊纹灯笼正引着艘乌篷船驶向城南。他撕下浸湿的账页,墨迹晕染间,“鹤“字左翅竟化作船帆图形。
“布庄往南半里...“他拧着衣摆沉吟,“是苏记香料铺。“
更鼓声穿过雨幕,沈清欢忽然抓住他手腕。她指尖蘸血在他掌心画符,正是暗账末页的鹤形标记:“此符在琉球意为...“
爆炸声骤然撕裂夜空,香料铺方向腾起冲天火光。林墨望着在火焰中舒展的烟迹,忽然想起账册某页的批注——“丙戌年端午,收暹罗沉香三十斤,付倭银二百两“。
烟尘中有金粉闪烁,那是沉香特有的龙脑结晶。他忽然拽过沈清欢的帕子,就着火光细看血渍——金粉遇热凝成珠状,正是掺了倭国炼金术提纯的痕迹。
“好个一箭三雕。“他碾碎血珠,“烧香料铺灭口,毁布庄账本,再嫁祸于我...“
沈清欢的轮椅突然卡进石缝,机关齿轮发出刺耳摩擦声。林墨俯身修理时,瞥见她裙裾沾染的靛青花粉——这是苏记独有的波斯靛蓝,遇水即溶的特性,此刻却如血迹般顽固。
“三日前...“他扯下片染粉的布料,“苏记掌柜说染缸遭雷劈,可那日分明是晴天。“
河面忽然传来船橹破浪声。十二名黑衣人踏着菊纹灯笼跃上岸边,手中倭刀映着火光,刀柄缠着的金线正在燃烧。林墨抱起沈清欢滚入芦苇丛,身后箭矢密如飞蝗。
“咻!“
一支鸣镝箭射穿账册,钉在香樟树上。林墨拔箭细看,箭杆刻着微缩海图——鹭洲港的标记旁,朱漆绘就的鹤符正在淌血。
沈清欢忽然咬破指尖,在箭杆背面疾书。血珠渗入木纹,显出句倭国俳句:“鹤唳惊破海雾时...“
对岸画舫上传来三味线琴声,林墨瞳孔骤缩。这是倭国细作传递暗号用的《鹭羽》之曲,每段旋律对应个潮汐时刻。他摸出怀中的鹤符,鎏金翅羽在月光下慢慢转向东南——正是香料铺余烬未灭的方向。
“子时三刻涨潮。“沈清欢突然咳出血块,“沧溟号...“
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淹没了她的话音。香料铺废墟中腾起幽蓝火焰,那是硫磺混合沉香燃烧的特效。林墨望着在火中舒展的烟形,突然想起账本上的密文——鹤颈弯曲的弧度,正是此刻烟柱扭曲的角度。
“鹤喙指南,货在...“他猛然拽过沈清欢的手,“沈家祖坟!“
黑衣人的脚步声已逼近芦苇荡。沈清欢的轮椅突然解体,齿轮弹射成漫天暗器。林墨趁机背起她冲向暗渠,身后传来重物落水声——蒙面人的尸体浮出水面,怀中掉出个锡盒,盒面鹤符的眼珠处,镶着粒波斯猫眼石。
暴雨倾盆而至时,林墨在暗渠石壁上摸到刻痕。火折子照亮斑驳的刻纹:三只仙鹤环绕的“沈“字,鹤喙共同指向正东方。他忽然想起,沈家祖坟的守陵人,是个独眼的琉球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