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水中琉璃国
崔玉无心作答,脑中尽是对五叔公话语的拆解。
天人传谣......他五叔公一介江湖客,甚至还被困在这伏龙之地,又是如何知道的?
除非这天人与伏龙地相关,或者与其关系密切。
关系密切......崔玉联想到那画纸上的人物,难不成他让自己找的便是一位天人?
目光转向后房,崔玉眸光低敛,若是如此,后房中的秘密会不会与之相关?
见崔玉无意作答,五叔公莫名轻笑,自顾自解释:“壶中啊.....”
“给你讲个故事吧。”
“据《三洞遗珠》记载,绵州胡阳有人名谢,自号壶老,貌不修整,常把一杖,杖悬一壶。”
“谢壶老日行市中,语市人曰:‘乃炼长生不死之药于壶中,食者以阴阳为寿,不复死丧,需逢缘客而卖’,夜则遁入壶中休寝,不复外界日月。”
“南山有医者房公,为其缘客。偶见之,壶老邀房公入壶。既入壶中,便见日月双梭,亭台楼阁,仙宫霞殿。亦有山川流水,走兽飞禽。名山之外更有尘世,活生民兆亿于其间。”
崔玉也非蠢人,自然听得出故事意思:“五叔公的意思是,这壶中便是一方世界?”
这样的故事他没少听过,例如‘掌中佛国’、‘袖里乾坤’,不都是同样的剧情?因此也并不觉多么新鲜。
五叔公呵呵点头:“正是如此,但......你既能知壶中为何,怎么不想想,这壶中之药,又是何?”
崔玉眯着眼:“壶中根本无药。”
一方面是真不知道药为何物,一方面他想看看,能否通过否定试探出更多信息来。
这个故事定然不是白讲的,其中肯定藏着什么隐喻,只是由于实际信息缺乏,一时间看不出来。
“房公住壶中三百六十余载,终得长生不死之药,服而登仙。”
“而你却说壶中无药?”
尽管五叔公极力压制,但崔玉却能从其耷拉的眼皮下望出一点阴沉。
他到底在克制什么?崔眉头微皱,想将五叔公望穿似的。
便在两人对谈的过程中,外面的雨渐渐小了,那歌声也已莅临尾声,将将殆尽。
五叔公从柜台后走出,将门一把推开,清凉的雨水伴随夜里潮湿的空气霎时倒灌入小屋。
“有药无药确实值得争议......世人蒙昧,便好比这江湖上游走的客子们,以寿数长短划定人仙之别......将两百年寿划为地仙......”
“呵呵,多么愚蠢。”
“是不知上古之人渺千年为一瞬,转一息为亿兆,其中何来寿数?人仙之别从不在寿数多寡,唯在‘长生’二字而已。”
五叔公背对着他,似对自己说,又似对他说,话音缥缈,带着些不可琢磨的意味在。
不等崔玉开口,他将桌上灯盏把过,跨出门去。
“时候不早了,老夫这便送道友出去。”
既然话题已经转过,崔玉自然也不好再抓着询问,只得拱手道:“麻烦叔公。”
尽管雨水变小,可阴沉的云天却未曾有丝毫消散的迹象,整个周围黝黑深邃,只五叔公手上一盏灯火,发出熹微亮光。
不知有意还是无意,灯盏发出的光未照在他自己的脸上,纵使崔玉与他并肩前行,却始终望不清其面上神情。
“我们这是要去哪?”崔玉漠然问道。
五叔公沙哑一笑:“从哪里来便往哪里去,你自伏龙涧来,那现在自然往伏龙涧去。”
“你的意思是伏龙涧才是真正的出口?!”崔玉眼中荡过惊异,可心里却又有些理所当然。
从今夜来看,阿归就算给他个假的离开路线也是极为正常的。
阿归的路线是要翻过一座无名山,从那无名山后面的小丘转至罗山北面,只要到了罗山的地界,便算离开此界了。
五叔公干笑两声,并不答话。
都是门子里的练家子,两人脚程自然不慢,约莫半个时辰左右,便已到了伏龙涧。
水流并不大,只约莫两米宽度,两岸巨石林立,将这一汪清流围在其中。
五叔公顿住脚步,轻叹开口:“到了,便在此地等候。”
“等候什么?”崔玉赶着话尾发问。
望着这湍急涧流,他怎么想都感觉有些奇怪,难不成便这样跳下去,就能离开?
五叔公闷声答复:“过会你就知道了。”
听得这话,崔玉索性找了块石头坐下,心下继续盘算起先前的故事。
药......到底是什么?
他总感觉五叔公的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壶中世界......似乎和伏龙涧之地有些相似,却要比这广阔上不知多少倍。
思考并未持续多久,五叔公一声轻笑自旁边石上陡然响起:“来了。”
崔玉转过目光,便见流水清澈,却多出一抹清亮的碧蓝光影,而这光影的来源都在一浑圆玉盘。
天空阴云尽散,幽冷如冰的月镜自东山探出头来,静默的悬于中天。
水中玉盘,便是它的倒影。
“我知你心有疑虑,但机会却仅有一次。”五叔公幽然话起。
“这月浸清流的时间不过一炷香,过了这一炷香便会彻底消失,入还是不入,在你。”
崔玉站起身来,无比凝重的望向水流中央的月影。
便因这一分月影,整条水流变得极为不同,苍蓝幽碧,绚烂非常。
最关键的是,透过这些光亮,崔玉可以隐约看见,湍急涌动的光华中竟有楼阁金阙,以及一面山巅断崖......
不是别处,正是他跳下的罗山!
此刻在月光的浸润下,仿若琉璃玉山,缥缈仙国。
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选项,入......还是不入。
“五叔公为何偏留此地?便不想出去看看么?”一分目光斜过,崔玉试探开口。
前者哑然失笑:“我在此地已不知过了多少个龙池日,除非让你找的那人动手,否则我绝无离开的可能。”
“你让我找的那位,便是传授歌谣的那位天人吧?”崔玉索性不再遮掩,现在相问,是再好不过的时候。
无论其目的在何,或害或救,都已濒临完成。
五叔公莫名冷笑:“道友还是疑我呀。”
“你猜的没错,那位便是天人。”
说着,他把住崔玉手臂,跨步朝水中走去。
崔玉也不反抗,法门暗运,以备不时之需。
五叔公转头看来,借着月光,崔玉终于将他面上神情望清。
是兴奋......一种即将解脱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