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女皇息怒,我懿德太子纳头而来

第140章 殿下不能去!

  安排好了李重润,武媚娘便又把目光转向了老熟人。

  “怀英,你也该说一说来意了。”

  “怎么?”

  “桓卿还是想给自己谋个好差事?”

  “提前说了,差事呢,当然是有的,但是,不吃苦,不受累的好差事,是不可能落到桓卿的头上了。”

  “桓卿你现在是御史,这不是挺好的一个差事吗?还有何不满?多少人还都抢着要来做呢!”

  “你看,那个李迥秀就是想做御史而不得呢!”

  “是不是啊,李卿?”

  说到这挑拨离间个功夫,确实是没有人可以和武媚娘较量,三言两语之间,就把李迥秀弄了一个大红脸。

  连忙上前,先是给桓彦范行了个礼,又面向武媚娘:“陛下抬爱,微臣可没有这样的本事,更何况,陛下既然已经有了安排,微臣总要先把内阁的差事当好,再去谋求其他。”

  “陛下可莫要反悔啊!”

  这李迥秀果然是人如其名,不但人长得俊秀,那眼神也是眉飞色舞的,短促的时间里,他那勾人的眼神,就从桓彦范到武媚娘,再到上官婉儿,最后,竟然还从李重润这里横扫了那么一下。

  武媚娘呵呵笑着,她才不会放李迥秀这样的美男子去外放呢,哪里舍得?

  对桓彦范这个人,武媚娘还是有戒心的。

  其一,谁让他是狄仁杰推荐来的人呢?

  并不能简单的把武媚娘对狄仁杰的信任就等同于对狄仁杰推荐的人的信任。

  这些人为什么来,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武媚娘清楚的很。现在,对于积极进取的桓彦范。

  从总体上来说,武媚娘也并无厌恶。

  比起其他几个老头子,这积极的桓彦范,至少还有点要为武周朝廷做事的架势。

  但这丑话,也要说在前头。

  想要依靠一点点成绩就以小博大,在武媚娘这里是行不通的,好差事她是不会交给桓彦范的。

  提前说明,也是为了老桓着想。

  谁让咱女皇陛下她就是心善呢?

  看不得这娃再糊里糊涂的去求一些根本就不属于他的官职了,现在,除了身在洛阳的官职,女皇陛下手里压着的,都是些吃苦受累,甚至要丢命的差事。

  武媚娘已经提前说好了,现在,就等着桓彦范的表态了。

  而这时,从恩师的身后站出来的桓彦范,终于来到了武媚娘的面前:“陛下,微臣讨的,可不是好差事,微臣知晓陛下器重微臣,也愿意让微臣留在洛阳,但微臣以为,大丈夫,志在边疆,如今,武周内则承平日久,外则边患未除,若陛下不弃,微臣愿以渺身,为陛下平定边患!”

  一鲸落。

  万物生。

  一言起。

  万念惊。

  桓彦范……

  他要上战场?!

  武媚娘腾的起身,惊道:“你是说,你要上阵杀敌?”

  “你想去哪里?”

  女皇陛下的脸上,震惊之色是溢于言表,岂止是他,在场的所有内阁的成员,全都被桓彦范的言语震撼了!

  李迥秀赶紧躲远了些。

  员半千嘴上不敢说一句话,心里却在不停念叨,别选我,我不是武状元。

  到底还是老江湖,相比忐忑不安的同僚们,崔湜的表现就异常的镇定,反正,再选也不会选到他的头上。

  如此淡定,自然要收获上官婉儿的几个欣羡的眼神了。

  众人的表现,让桓彦范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都是准备豁出性命的人了,还不允许老人家虚荣一把吗?

  “陛下,微臣要去金鸡道,为武周平患!”

  “金鸡道?”

  “你要去做金鸡道行军元帅?”

  一个诧异的声音,突然划破仙居殿凝滞的空气,带着尖利和嘶哑,就这样硬生生的冲入了人们的耳朵!

  那……

  居然是一个男人的声音!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到一处,因为,这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的声音!

  全都……来自一个人!

  竟然是……

  邵王,李重润!

  …………

  在古代,封王也是自有一套成熟的规则,看似不起眼,也无关痛痒,但实际上呢,在古代的宫廷运行体系当中,却是极端重要,并且,半分都不能错的。

  摆在人们面前的,就是属于同辈人的李重润和李隆基。

  李唐皇室取名自有一套规则,也还是按照辈分和血缘关系进行了区分的。

  按李显的儿子,都是三字的,中间为重字辈。而李旦的儿子呢,前面几个还是取了单字的名字,到了后面几个,却又变成了三字名,中间取隆为字辈。

  看起来,李重润和李隆基与武媚娘的血缘关系没有任何的区别。但是,一个获封邵王,一个呢,却只是临淄王,这就证明,区别还是存在的。

  在大王的封号体系当中,李重润这个太子之子的地位要比皇嗣李旦之子李隆基高一个等级。

  一般来讲,在大唐的封王体系当中,单字的,就是正式的大王,而双字的呢,就是郡王。

  此处只适用于大唐这样的统一强盛的帝国,南北朝那种小朝廷就不能套用了。

  地盘小,哪里还有那么多讲究。

  能有一块地方,给你封王就算是不错了,基本上,南北朝时期,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就算是正经的大王,往往也是双字封号。

  按大唐规制,父亲们还都是大王,他们的儿子,封为郡王也是合情合理。

  但在这个时候,李重润的特殊地位就显现了出来,他虽然年纪还小,而且,父亲也还没有继承皇位,可也已经被祖母武媚娘封为正经的大王。

  这也可以看出,武媚娘在大足年间进行最后一波正式封王的时候,对李重润这个孙儿还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的。

  以她对李家人的防备,李显这个太子,放在那里,都已经是足够碍眼的了。

  他的儿子,能给个郡王就算是恩情了。

  可是,武媚娘还是给了李重润一个邵王的封号,这也就足以证明,此时的武媚娘,不仅认可李显的太子身份,要高于其他皇子,甚至连李显的嫡长子的继承人身份,也被连带着证明了。

  于是乎,从历史记载上来看,那个时候的李重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并且,这种身份也得到了武媚娘的认可。

  武媚娘此人性情阴晴不定,心机颇深,而且,个性顽强,很显然,她是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

  很难揣测她那个时候的真实目的。

  给李重润正经的王位,到底是因为她也打算和李唐彻底和解,并且,为李显确定继承人。

  毕竟,武媚娘一开始极为厌恶李重润,就是因为,这个小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被李治册立为皇太孙。

  也可以被称之为是她这位女皇帝登基路上的一块小小的绊脚石。

  而李重润已经当上了邵王,这就足以证明,武媚娘想要和过去再见了,她对这个孩子曾经当过皇太孙这件事,已经不再在意了。

  但……

  这只是人类美好的愿望。

  真实的武媚娘,也许,她的想法,并没有那么简单。

  或许,所谓的王位,不过就是一个诱饵!

  你们不是都想恢复李唐江山吗?

  你们不是都以为我老了吗?

  你们不是已经打算开始练小号了吗?

  呵呵!

  我就假意成全你们。

  可以想见,历史上,当武媚娘真的让李重润当上邵王之后,朝野上下必然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解决了!

  一切,全都解决了!

  我李唐的江山,这里可以算是稳了!

  太子有了。

  太孙,也有了。

  剩下的事情,只要等到熬死了老妖婆,再行安排就是了。

  于是,大臣们也好,李唐的宗室子弟也好,就全都丧失了警惕心,也放松了言论。

  因为,大足年间的武媚娘,又老了几岁,打眼一看就知道,是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

  人们看到了希望。

  眼看,就要成功了!

  然而……

  别说是大足年间,就是到了他都已经被赶下皇位,李显正式当上了皇帝之后,武媚娘依然不改折腾的本色。

  而她揣摩人心的能力,绝对是顶级的,这一点,完全不需要怀疑,三言两语之间,就可以反复人心。

  这就是她。

  而武媚娘末年的种种表现也就证明了,她做出让步,或许只是想要给李家的子孙们松松绑。

  让他们自己跳出来,给自己招惹祸端。

  事实上,武媚娘丝毫都没有放松过对他们的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可怜的是,压抑许久的李唐宗室,一朝被松绑,立刻就飘起来了。很快,就中了女皇的计。

  李显也好,李旦也好,都是她武媚娘的亲儿子,身为一个母亲,她的手上已经有李贤一条人命了。

  战绩实在是太过渗人,武媚娘虽然不忌惮再弄死一个,但是吧,她好歹也还是要把日子混下去的。

  也要把这个皇位给继续霸占下去,那么,她就不得不去注意一下社会舆论。

  虽然只有一点点。

  但那一点点,也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骚动的心,总是停不下来的。

  只要武媚娘在一天,李唐宗室的日子就不好过,不安稳,他们的脖子上,就总是悬着一把刀!

  而这把刀,只要是武媚娘还在当皇帝,就是一定要落下来的,而武媚娘,就选中了一个很好的目标。

  并且,提前把他放到了那样危险的一个位置上。

  这个人,就是新任邵王,李重润。

  李重润年少气盛,平时就不是一个安安稳稳的人,而武媚娘也就挑中了他。

  将他放到了原本不属于他的一个位置上,然后呢,她就什么都不需要做了。

  只需要在暗中等待,等待着年轻的孩子们犯错就可以了。

  这是武媚娘亲手给李重润设下的陷阱,而事实证明,她在挖坑这个方面是极有天赋的。

  此时此刻,李重润再次站在了历史的节点上,人人都在期待着他的下一步行动。

  而这个节点,对于他来说,也是相当危险的。

  李重润早就已经做出了决定,将要在两京之外搞些事端出来,而要想走出两京,对于一个皇子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军!

  投身军队。

  没有什么是比这个更加方便的了。

  李重润掐指一算,武媚娘答应他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毕竟,他这么一个前皇太孙,放在眼前,看着也怪难受的。

  还不如一脚踢出去,眼不见为净。

  最重要的一点,若是李重润能够去投军,那么,要是一个不小心,死了的话,可就和女皇陛下没有一点关系了!

  而武媚娘呢,也算是毫无代价的,铲除了一个巨大的隐患,何乐而不为?

  能够想到这样的好办法,李重润真的为自己的机智鼓掌。

  然而,就在他还在等待着开口的好时机的时候,桓彦范这老小子居然先行了一步!

  李重润,他能不疯吗?

  武媚娘微微一愣:“邵王,你也想去金鸡道从军?”

  河北道有契丹,金鸡道有突厥,不论是哪一边,麻烦都不小,对于他这样一个细皮嫩肉的皇子来说,都是极端危险的。

  “陛下,老臣以为,邵王殿下不能去!”

  “金鸡道战火未息,殿下到那里去,实在是太危险了!”

  李重润此言一出,桓彦范登时就慌得一比,他不敢说的是,李重润危险不危险,他是不知道。

  他桓彦范是真的要危险了!

  他心尖颤颤,都不敢和李重润对视,甚至也不敢看武媚娘,主要是吧,如果李重润不肯改变主意,这件事还真的就有成功的可能性,这不是在搞笑吗?

  要真的是让他办成了,他桓彦范的小命,还能留得住吗?

  顷刻之间,这原本就挺热闹的仙居殿,似乎就更加热闹了一些,各种议论,完全是不受控制的就冲了出来。

  李重润是什么身份?

  他是太子的嫡长子,以后,那也是要继承皇位的,绝对重要的人物!

  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被赶到战场上去呢?

  那金鸡道可还不太平呢!

  众臣议论纷纷,虽然,他们也不见得是真的为李重润的命运担忧,但是,普遍也是不支持让他去金鸡道从军。

  虽然,邵王本人对到底要不要去投军这件事,还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表态。

  但是,听他们的言语就好像是,大王本人就已经走在去往金鸡道的路上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