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从每日卦象开始修行

第59章 争论,臣请使者节杖

  有了周方的示意,彭会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说国内还需休养一段时日,频繁对外用兵,容易引起周围各部恐慌,让蓟北处于不利地位。

  若是引发不可收拾的情况,说不定会被大夏天子注意。

  毕竟,蓟北国只是大夏北境的一个小小诸侯国,虽然因为地处边疆,拥有更多的军事自主权,但并不代表可以肆意妄为。

  万一引发大规模边境战争,比如“北境已经乱成一锅粥了,我某某国一定要帮帮场子”的那种。

  谁知道天子会不会给周方定一个轻启边衅的罪名,那可是会出大事的。

  但是康仲辅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坚持认为应该出兵相救,因为这能展现仁义,增加国际威望。

  彭会又反驳,说两个国家已经打了一百多年了,说到底那都是人家的内部事务,应该让他们自己解决才能叫仁义,怎么能因为与其中一方交好,就跑过去拉偏架呢?

  康仲辅反反驳,说与自己交好的朋友不帮,还站在中间说什么公道话,这才是拉偏架,这是纵容恶人做恶事,这才是不仁义。

  ……

  双方各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左内史冯章,看出周方的为难,眼珠子一转,站出来说道:

  “启禀王上,臣以为不必立即决定发兵还是不发,完全可以……先等等看。”

  周方疑惑:“等?等什么?”

  冯章微微一笑:“康相说的对,应当展现我蓟北的仁义,那么是否可以先礼后兵呢?”

  彭内史问道:“冯大人是说先派遣使节?”

  “不错!”

  冯章说道:“两位大人讲到仁义二字,我深以为然,人不仁义则失朋,国家无仁义则失盟。”

  他话锋一转,说:“可臣也以为,仁义应当与君子讲,与野兽讲仁义……呵呵何其愚蠢?”

  彭会闻言皱眉,说道:“冯大人此言不妥,咱们听到的,都是来征的一面之词,怎么能断定谁是君子,谁是野兽?”

  冯章笑道:“因此,王上当先礼后兵,不妨先派使者前往两国调停一二,劝说黑头渤退兵,黑头渤愿意退兵还则罢了,若是不愿,发兵不迟。”

  冯章的话,让两拨人冷静下来。

  廷尉卢柳明一直沉默,此刻终于开口说话:“王上,臣附议冯大人的提议,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周方盘算,自己是想获取渤水国境内,关于前朝藏宝洞的信息,并不一定非要进行一场战争。

  若是能得到相关卦象,发兵或者派遣使者都可以。

  周方下决定:“三位大人说的都不错,本王最近确实兴兵频繁,能不动兵还是不动的好,可也不能对潜在的敌人无动于衷,因此本王决定派遣使者前往渤水国,尝试调停两国战争。”

  百官都附议:“王上英明。”

  康仲辅环视诸臣,问道:“那由谁出使呢?”

  百官面面相觑,最后将目光停留在冯章身上。

  康仲辅和彭会异口同声:“臣以为,冯内史可出使渤水国。”

  “我?”

  冯章老脸一愣,他只是想为周方排忧解难,哪里知道工作落到自己头上?

  “王上,老臣这……年纪……老胳膊老腿的我这……”

  见冯章口舌打结,彭会轻笑:“冯大人,出使可是您提出的,想必胸有成竹,由您出使再合适不过了。”

  康仲辅附和道:“不错,冯大人老当益壮,正是为国立功的好时候啊~”

  看着康彭二人同款笑容。

  冯章突然感觉这俩人是不是提前商量好了,等着给自己下套,但是自己没有证据。

  周方饶有兴趣瞅着冯章,心说你个老小子,今天终于搬石头砸自己脚了吧。

  渤水国是偏远蛮荒小国,地处东部群山中,特别是黑头渤,那是出了名的悍勇,出使该国,难保没有性命之忧,是真的需要勇气。

  可已经被众人架上来了,冯章只能重重一点头,道:

  “成!”

  “请王上赐使臣符节,臣愿出使渤水,调停两国纷争,彰显我蓟北国威!”

  “冯内史勇气可嘉啊。”

  “冯内史满腹经纶,定能凯旋归来。”

  群臣开始竖起大拇指,赞赏冯章勇略。

  出使外国,一般会有副使,毕竟冯章年纪不轻,真要出点意外,这项任务就废了。

  周方扫视群臣,问道:“左内史冯章为正使,哪位可作副使?”

  话一出口,新任国相长史郭增站出来,语气铿锵有力:“臣郭增愿为副使,随冯大人出使渤水国!”

  群臣惊异。

  “此人是?”

  “是王上亲点的国相长史,名叫郭增,原本是潦河边的一个小小亭长。”

  “原来如此,倒是有几分胆色。”

  郭增刚被任命为长史久,便出现在王廷会议上,许多官员还不认识。

  周方诧异,郭增是自己看中的治水人才,还等着将来用在治理潦河上。

  出使渤水国可是个苦差,万一出点意外,岂不是浪费了一个人才?

  于是,周方劝说道:“郭长史,你初至王廷中枢,本王还想与你座谈一二,还是莫要冒险出使,立功也不在于一时嘛~”

  周方说的十分委婉了,生怕打击到他渴望立功的心思。

  冯章一听,无语了:都知道出使有危险,那我去怎么就没人拦着?

  而郭增诚恳道:“幸蒙王恩,我小小一个亭长,被任命为相府佐官,心生惶恐,因而想为王上,为蓟北尽忠!”

  周方还想规劝,不料,郭增却说:“王上以及诸公可能不知,臣祖上正是西迁而来的渤水国民,至今已有四代。”

  “父亲在世时,还常常带着幼时的我前往渤水国经商,因此熟悉该地风土人情,渤水两岸皆广有故交,定能为调停之事尽一份力。”

  “这……”

  郭增给了周方一个难以拒绝的理由。

  郭增与渤水国有很深的渊源,在该国还有熟人,对于出使任务绝对大有助益。

  冯章听后,赶紧请求道:“王上,郭长史若能为副使,则调停之事,大有可为。”

  康仲辅:“臣以为,郭长史有见闻,知礼仪,可为副使。”

  彭会:“臣附议。”

  周方想了一下,可以先同意,看看今夜午夜更新的卦象有没有什么说法。

  如果卦象显示有危险,再找个理由换人就行。

  周方准许:“可,暂定左内史冯章为正使、长史郭增为副使,持节杖前往渤水国调停战事,明日出发。”

  “王上英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