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科学破壁:修仙体系的重构

第25章 初现曙光:火星改造的压力

  主控台的绿色指示灯像一串苏醒的萤火虫。

  潘辰盯着实时监测屏上跳动的数字,防护面罩在鼻梁压出的汗珠滑进领口。

  温度曲线在七分钟前突破临界值,此刻正以每分钟0.03℃的增幅稳定爬升。

  “零下14.7℃!“李婷的声音撞在穹顶金属框架上,震落种植区支架的冰晶。

  地质学家攥着三份不同型号的土壤样本冲进主控室,防护靴在地面拖出潮湿的泥痕,“表层冻土软化深度超过预期值38%!“

  程悦的全息投影突然在潘辰左侧炸开,二十小时前的沙尘暴轨迹与此刻的热力分布图咬合成完美齿轮。

  她扯开氧气面罩的固定带,苍白的脸颊涌起红潮:“紫色晶尘的光热转化效率比实验室数据高出两倍!“

  欢呼声从气密门外渗进来。

  赵强扛着沾满润滑油的液压钳撞开舱门,身后是举着培养皿当香槟杯的张辉。

  机械工程师的防护服肘部裂口还冒着电焊火花,生物学家白大褂口袋里的变异苔藓正在疯狂分泌淡金色气泡。

  “距离目标温差还剩2.1℃。“潘辰的声音让沸腾的空气突然凝滞。

  他伸手截住从李婷指缝漏下的冻土块,碎屑在掌心融成深褐色的水渍,“氧气浓度刚突破0.98%...“

  警报器毫无征兆地嘶鸣起来。

  地球指挥中心的红色徽标在通讯屏上裂成六块。

  陈教授的白大褂领口沾着咖啡渍,背后的三维星图正用血红标注出火星轨道。“你们在玩火。“老科学家的手指几乎戳穿屏幕,“大气折射模型显示,超过临界值后晶尘会产生链式反应!“

  程悦突然抓住潘辰的腕带。

  她的体温透过两层防护服传递过来,指甲在监测屏边缘压出月牙形凹痕:“他偷换了我的折射系数参数。“

  “暂停所有反射板阵列。“陈教授的瞳孔在镜片后收缩成两个黑洞,“48小时内提交全部原始数据。“

  气压阀的泄气声像声叹息。

  潘辰关闭通讯时,看见程悦后颈的红痕已经变成紫青色。

  她正在用地质锤敲碎凝结在培养箱通风口的冰晶,碎冰碴在无重力状态下悬浮成微型银河。

  “开会。“潘辰把加热到37℃的营养液塞进程悦颤抖的手心。

  十二平米的气密舱挤进七具防护服。

  林宇的战术平板正在循环播放二十天前的沙尘暴录像,赵强用扳手有节奏地敲击着氧气瓶。

  当潘辰点开穹顶外实时监控时,张辉培养皿里的改良地衣突然集体转向热源方向。

  “晶尘富集区的升温效率还在提升。“李婷把三份土壤样本拍在会议桌上,冰层融化的水渍勾勒出火星地图,“给我三天,能培育出适应现温差的固氮菌。“

  王鹏的物资清单在空气中炸成金色烟花:“库存氦三燃料足够维持反射板全功率运行四十天。“物资管理员解开腰间的压缩饼干袋,某种类似松木的清香气味突然充盈舱室。

  “我的孢子在富氧环境下分裂速度加快了三倍。“张辉的防护面罩蒙着白雾。

  生物学家掀开培养箱的遮光罩,荧光蓝的菌丝正沿着箱壁攀爬,“它们能在一周内形成初级生态屏障。“

  林宇的战术笔尖戳破了电子屏。

  副队长摘下夜视仪,左眼残留着数据流的绿色残影:“陈教授的权限只能冻结轨道舱的中继信号。“金属笔杆在指间转出残影,“我们还有七小时窗口期接入深空网络。“

  程悦突然站起来。

  她的膝盖撞翻了王鹏的压缩饼干,碎屑在无重力状态下悬浮成星环。“给我十二小时。“环境科学家调出被篡改的折射模型,残缺的公式正在自我修复,“能证明晶尘的链式反应存在安全阈值。“

  赵强用沾满机油的拇指在舱壁按下指印:“算我一个。“液压钳砸在地面的闷响激起更多附和声。

  七枚不同颜色的指纹在金属墙面汇成虹彩,张辉培养箱里的荧光菌丝突然开始向同一方向倾斜。

  潘辰的呼吸在面罩上结出冰花。

  他注视着监控画面里闪烁的反射板阵列,那些被星光点燃的晶尘正在稀薄大气中织出金色脉络。

  程悦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被氧气管压伤的脖颈,她的体温数据在健康监测屏上跳成危险的红字。

  “启动B3预案。“潘辰解开领口的磁吸锁,冷空气涌进防护服的瞬间,看见程悦耳后新生的毛细血管网。

  她的虹膜在安全灯下泛着淡紫色,与全息屏上流动的数据瀑布融为一体。

  金属舱门滑开时,种植区的自动灌溉系统正好启动。

  改良苔藓的孢子云像绿色烟雾漫过走廊,王鹏物资柜里的压缩种子正在发出共鸣般的震颤。

  程悦落在队伍最后,她的手指擦过潘辰战术背包的磨损处——那里别着枚生锈的登舱牌,刻着地球日期与火星坐标的交汇点。

  深空通讯器的红色提示灯穿透三层防护玻璃时,火星的太阳正从地平线吐出第一缕钴蓝色光芒。

  潘辰看着程悦把二十组修正参数压缩成加密数据包,她的睫毛在面罩上投下的阴影恰好遮住通讯屏的警告弹窗。

  深空通讯器的嗡鸣声在舱室内震荡出金属质感。

  潘辰调整战术背心的散热系统,看着程悦将二十组折射参数压缩成量子密匙。

  她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划出残影,脖颈处的淤青在蓝光下泛着紫。

  “同步轨道校准完毕。“林宇摘下战术目镜,夜视模式残留的绿斑在他瞳孔里跳动,“陈教授接入了七国专家团的全息会议系统。“

  程悦突然按住潘辰正要启动传输的手腕。

  她的呼吸在面罩上凝出白雾:“折射模型的第七变量组,用原始勘探数据替换实验室参数。“

  主控屏突然弹出三十六个分屏窗口,各国航天局的标志在虚拟会议室里漂浮。

  陈教授的咖啡渍在白大褂领口晕染成深褐,背后的星图被标注出十七处风险节点。

  “这是晶尘的实时折射光谱。“程悦将数据流导入全息沙盘。

  紫色晶尘在模拟大气层中织出金色光网,“链式反应会在升温至零下10℃时进入稳态。“

  日本空间站的专家突然放大某个光谱波段:“请解释209nm处的异常吸收峰。“

  “火星特有矿物与太阳风粒子作用的产物。“李婷弹出三个月前的钻探日志。

  玄武岩样本的断层扫描图正在渗出蓝光,“这些纳米晶体能抑制光子逸散。“

  德国代表团的质疑弹窗刚弹出,就被张辉的微生物培养数据覆盖。

  荧光菌丝在模拟土壤中蔓延成防护网,实时消耗着过量的热辐射。

  “我们的氦三储备...“王鹏的物资清单突然卡顿。

  物资管理员猛拍战术平板,压缩种子的基因图谱瀑布般冲刷着质疑弹窗。

  潘辰解开防护服的磁吸锁。

  冷空气涌入领口的瞬间,他调出穹顶外的实时监控——改良苔藓正在沙地上铺出翡翠色斑块。

  “这不是实验室里的生态球。“他的战术靴碾碎地面凝结的冰晶,“火星正在自己选择进化方向。“

  全息会议突然陷入静默。

  俄罗斯专家团的红色警告框闪烁三次后熄灭,法国空间局的量子钟开始逆向计时。

  程悦的后背渗出冷汗,健康监测器的警报被林宇悄悄切断。

  陈教授的白大褂突然占满整个主屏。

  老科学家的手指划过二十年前的火星车勘探记录,在某处坐标定格:“明天黎明时观测奥林匹斯山西侧峡谷。“

  程悦的瞳孔骤然收缩。

  她调出被加密的勘探日志,泛黄的资料页里藏着相同的坐标:“2015年机遇号传回的异常热源...“

  “七十二小时观察期。“陈教授关闭风险预警弹窗,咖啡杯在星图投影上留下环形山状的阴影,“保持深空网络通道开放。“

  通讯切断的瞬间,赵强撞开了气密舱门。

  机械工程师抱着刚改装的散热器,润滑油顺着防护服滴落在张辉的培养箱上。

  荧光菌丝突然向散热器方向疯狂生长。

  “他们没切断能源供应!“王鹏的物资清单重新亮起绿光,“氦三燃料舱的安全锁解除了!“

  潘辰看着程悦瘫坐在旋转椅上。

  她的左手无意识摩挲着登舱牌的锈迹,右手还在虚拟键盘上抽搐——二十组折射参数正在自动生成新的模拟曲线。

  黎明前的种植区弥漫着青草气息。

  改良小麦的嫩芽刺破保温膜,在人工风场中摇曳出淡金色光晕。

  程悦的防护面罩映着两轮月亮,黛莫斯火卫的阴影正从穹顶外掠过。

  “陈教授给的坐标...“她的呼吸在面罩上结出冰花,“那里可能有天然的地热空洞。“

  潘辰的战术平板突然震动。

  生命维持系统的监控画面里,张辉的荧光菌丝正在分解某块玄武岩样本。

  岩石裂缝中渗出淡紫色液体,与大气中的晶尘发生着共鸣般的闪烁。

  他们同时望向东方地平线。

  钴蓝色的晨光刺破稀薄大气,折射在晶尘网上爆发出彩虹般的光瀑。

  某个瞬间,程悦似乎看见光幕中浮现出类似植被的网状结构。

  “林宇正在改装探测车。“潘辰按下战术背心的加热键,程悦脖颈的淤青倒映在他面罩上,“三小时后出发。“

  基地的阴影在地面缓缓收缩。

  当第一缕阳光掠过程悦的氧气阀时,潘辰看见她的虹膜里流转着与晶尘相同的紫色光斑。

  改良苔藓的孢子云在脚边聚散,某种类似蝉鸣的震动正从地底深处传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