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昭烈再临

第52章 黄巾军二破南阳!

三国:昭烈再临 勇敢石头 5748 2024-11-15 08:01

  雒阳,大将军府。

  深秋时节,寒风瑟瑟。

  何进与众幕僚在厅堂议事,众人一个个面露喜色。

  幽州平定的消息已经传了回来,何进用人的当,迅速平定了幽州,在朝野中威望大涨。

  议事之时,幕僚们少不了阿谀奉承,何进便也愈发得意。

  正当众人笑谈之时,一封加急军报送到何进手中,何进展开一看,顿时满头汗珠,拿信的手也颤抖起来。

  袁绍见何进脸色突变,拱手问道:“大将军,何事?”

  何进半天没有说出话,命众人先行退下,只留下袁绍。

  袁绍上前,接过何进手中书信,看完之后,一时间双目圆睁。

  “大将军,南阳又丢了!”

  何进脸色阴沉,咬牙切齿道:“这个秦颉,坑了我一次还不够,又来一次。”

  上次秦颉丢了宛城,何进就想把秦颉换掉,但秦颉反败为胜,还斩杀了赵弘、韩忠,最终保住了官位。

  这次南阳再丢,何进猜想,又是秦颉在捣鬼。

  袁绍看何进一脸不快,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自己甚至不知道,这是不是叔父袁隗的手笔。

  记得上一次派刘备作战,意味着叔父和大将军已经和解,怎么又来了这么一出?

  何进问袁绍道:“本初,你说说,南阳黄巾已经平定了,宛城怎么又丢了,怎么回事?”

  袁绍拱手道:“大将军莫急,在下立即着手调查。”

  何进在厅堂中等待,袁绍起身按剑离去,约莫一个时辰,袁绍返回。

  “大将军,在下探查到了,是朱隽在颍川剿灭黄巾,黄巾军屡战屡败,这才又流窜回南阳,秦颉一时没有防备,被他们夺了城。”

  袁绍一边擦汗,一边言道。

  根据袁绍探查的消息,秦颉这一次又带兵出去,到江夏边界剿灭黄巾军,城中细作又给黄巾军开了门。

  这情形和上一次如出一辙。

  袁绍猜测,这又是叔父指使的,目的就是要打压何进。

  袁绍不知道叔父为何这样做,但这事说出来,何进必然对自己心怀芥蒂。

  何进眯着眼问道:“本初,你实话实说,这事和你们袁家没有关系吧。”

  袁绍正色,斩钉截铁道:“绝对没关系。”

  不等何进说话,袁绍来到坐席坐下,对何进拱手道:“大将军,当务之急是夺回宛城。”

  “正是!”

  何进点头道:“你可有夺回宛城之法?”

  袁绍略一思忖,便建议道:“右中郎将朱隽正在颍川剿灭黄巾,又有曹操、孙坚携本部兵马助战,将军何不请他们夺回宛城。”

  朱隽向来服从大局,曹操、孙坚好大喜功,袁绍自忖,他们三人会全力作战。

  “好,我这就让大将军府发调令。”

  这边大将军府调令一出,一日一夜便来到颍川。

  朱隽接到调令,便找来曹操、孙坚,商议夺回宛城之事。

  曹操、孙坚并未推辞,于是各自回去准备。

  这边孙坚回到营地,立即召集诸将,商议进攻之事。

  部将程普拱手道:“如今我军兵强马壮,正是建功立业之时,况且我们有了新式骑兵,定能一战建功。”

  另一部将韩当笑道:“正是如此。”

  程普、韩当都是幽州人,被孙坚招募来,负责训练骑兵。

  孙坚部下以淮泗人为主,骑兵训练并不顺利。

  就在孙坚发愁时。

  恰巧右中郎将部将领黄盖经常来一起饮酒,席间黄盖向孙坚说出了一种特殊马具。

  这马具说来简单,不过是将马鞍和原本的布制马镫结合,改单边马镫为双边马镫,再以金属加强部件。

  但据黄盖所说,这种马具足以让不会骑马之人快速学会骑马,让会骑马之人,骑术更上一层楼。

  孙坚于是命工匠制造,下发军中之后,果然好用。

  程普、韩当自幼长在马背上,骑术精湛,平日里骑马不用马镫,虽然自己厉害,却偏偏教不会淮泗兵骑马。

  有了这新式马具,训练骑兵着实容易了不少。

  如今,孙坚的骑兵已经相当厉害,单就骑马冲杀这方面,完全不输于久经战阵的禁军骑兵。

  孙坚正要发号施令,忽见祖茂进来,手里提着一个矮小的士兵。

  见了孙坚,祖茂将这士兵一把摔在地上。

  祖茂是孙坚的同乡,也是孙坚的心腹,负责营中宿卫巡逻,有纠察细作之责。

  孙坚见士兵一身伤痕,便问祖茂道:“你这是干什么?”

  祖茂自怀中拿出一块白布,冷声道:“将军,这是细作,以白布为底,画了咱们新式马具的图案。”

  亲卫传递白布,孙坚展开一看,确实是马具图案。

  孙坚看向地上士兵,沉声问道:“这是哪里来的士兵?”

  祖茂道:“他们原本是朱家部曲,江东子弟,不久前投奔我军,我本以为同乡靠得住,没想到他们竟然窃取机密。”

  孙坚凝眉,冷冷笑了一声道:“这就奇了怪了,新式马具,就是黄盖告诉我的,他在朱隽帐下,朱隽何必派部曲窃取马具样式?”

  祖茂踹了一下地上的士兵,恶狠狠道:“说,是谁指使你来的。”

  这士兵咬牙道:“没人指使我,这种好器具,就该给有德行之人,我窃取机密有罪,你杀了我便是。”

  孙坚也是一愣,江东士兵什么样孙坚心里清楚。

  如果有活命的机会,江东士兵一般不会主动求死。

  这也是孙坚为何以淮泗兵为主力,而不以江东兵为主力的原因。

  老乡们怕死,攻坚时不敢上,援救时不敢去,撤退时跑得比谁都快,实在不堪用。

  什么时候,江东兵有了这般骨气?

  祖茂怒道:“看着人嘴硬,怕是着了太平道。”

  “你少诬赖好人,你才着了太平道,你们全家都着了太平道!”

  这士兵语气铿锵,和祖茂对骂起来毫不胆怯。

  孙坚虽然佩服这士兵的胆气,但军中有军中的规矩。

  孙坚沉声道:“将这人割去眼耳舌鼻,吊在营外,以警示众人。”

  “诺!”

  祖茂提起这士兵,押出营帐。

  这次是公开行刑,让所有士兵都看到,血淋淋的画面直击众士卒头脑,惨叫之声不绝于耳。

  直到深夜,吊在旗杆上的士兵血液流干,终于咽了气。

  此时,夜幕之下。

  一个士兵悄悄走出孙坚大营,看着旗杆上的同袍,默默擦泪。

  趁着夜色,士兵来到曹操的军营。

  曹营哨兵听见异动,立即过来探查,一问才知,是自家将军收买的细作。

  哨兵不敢怠慢,急领着这人见曹操。

  曹操已经睡下,听闻细作归来,未穿好衣服,披着件外衣就走出来了,见了这人便赶紧搀扶。

  来人拿出一张白布,送给曹操。

  “将军,同袍拼死画出马具样式,可惜被孙坚发觉,给残害了,我又画了一副,出来送给你,你一定要交给刘将军。”

  曹操安抚道:“放心,我和刘玄德是至交,我一定交给他。”

  “如此,我先回去了,我的家人都在江东,不敢离营太久。”士兵呜咽道。

  曹操拍着士兵的手道:“你还是别回去了,我送你去谯县,再设法接来你的家人。”

  士兵含泪道:“多谢将军。”

  曹操早些时候便听说孙坚弄出来新式马具,想探听虚实。

  孙坚军中一时不好安插细作,好在细作打听到,孙坚部下有一支人马,原本跟过刘备,私下里经常对其称赞。

  曹操于是心生一计,以为刘备获取新式马具的理由,接触孙坚营中之人,这招果然有奇效。

  来到桌案旁,曹操缓缓坐下,借着微弱的灯光看起了马具图样。

  这图样略显粗糙,但能看明白。

  所谓新式马具,不过是将原本的马具进行改良,将用于上马的单边马镫改成双边。

  曹操本身就是个善于骑战之人,看见这改良便想到了许多应用情形。

  比如骑兵用上新式马具,可以释放双手,不必一直控制缰绳,重装骑兵也不用怕战马速度太快,把自己带翻。

  小小的革新,意义重大。

  曹操没想到,孙坚竟然有如此智慧,不觉叹息一声。

  大争之世,人人奋勇,见到比自己聪明之人,曹操便控制不住记恨,或许是他认为自己本身就是天之骄子的缘故。

  曹操目下虽然是太守,但在本郡并无根基,也不是训练本部兵马的时候,便将图样暗中收好。

  次日,朱隽领曹操、孙坚支援南阳。

  孙坚的骑兵有了新式马具,战力大增,不等步兵跟上,便一路推进到宛城之下。

  此时,孙坚遇到了奇怪的一幕。

  只见宛城城门大开,百姓陆陆续续往外跑。

  祖茂上前打听,才知道了一件大事。

  这一次,黄巾军再攻宛城,便没有像上一次一样,对世家大族十分宽容。

  自进城以后,黄巾军便开始屠城。

  宛城人口密集,没几天尸体便堆满大街小巷,这些尸体无人掩埋,紧跟着就爆发了疫病。

  黄巾军见无法收拾,便撤出宛城而走,如今的宛城,则如同人间炼狱。

  孙坚骑马上前,观察路上的百姓,见这些百姓无精打采,面容憔悴,时不时还猛烈咳嗽,立即汗毛倒树。

  “命,所有兵马退后三十里扎营,所有闲杂人等靠近军营的,立即射杀!”

  孙坚拨马返回,兵马迤逦而去。

  找了处干净水源,孙坚命士兵扎下营寨,又发传信兵,告知朱隽宛城之事。

  朱隽听说南阳爆发疫病,当即命令大军停止前进,又命兵马扼守叶县,防止携带疫病者前往豫州。

  对于统兵的将领来说,疫病会直接导致兵马损失,应对起来不亚于一场大战。

  安排好防备后,朱隽便上书朝廷,说自己听闻南阳发了疫病,只能暂停行军,请朝廷核实。

  书文来到大将军府。

  何进得知宛城之事,双眼快要喷出血来。

  按照朱隽的说法,宛城先被屠城,又遭疫病,那么宛城的士绅百姓不知死了多少,宛城是何进的根基,没想到竟然遭此大难。

  这事瞒是瞒不住的,何进于是进宫面圣,准备详说宛城之事。

  正巧,司空张温也在,好似刚刚奏完事。

  只见皇帝一脸阴沉,不发一言。

  何进靠近张温,小声问道:“司空,陛下为何烦忧?”

  张温小声答道:“我刚刚接到南阳郡县的奏报,说南阳爆发疫病,宛城情况尚且不知,但距离不远的穰县,有的庄园已经十死六七。”

  “竟然这般厉害?”何进惊讶道。

  “疫病初期是这样的,总有一些地方死者颇多,也算他们倒霉吧。”张温叹了一口气道。

  皇帝长长吐了一口气,随后竟然抽泣起来。

  何进、张温闻声,立即跪拜。

  哭了一会儿,侍从递上布帕,皇帝这才擦了擦眼泪。

  “难啊!朕好难啊!”

  皇帝叹息道:“南阳黄巾去而复还,此番又爆发疫病,你们说,该如何是好?”

  何进、张温继续跪拜,不知说什么好。

  张温其实心里明白,黄巾军之所以去而复返,还不是因为南阳的勋贵们压榨百姓太厉害。

  但这话不能说啊,说出来估计自己明天就得被罢官。

  何进则是一头雾水。

  平日里行事全靠着一班幕僚,若论计策,何进是一点也想不出来。

  皇帝倏然起身,怒斥道:“你们一个大将军,一个司空,要用你们时,却想不出计策,朕要你们何用?”

  张温伏地道:“陛下,臣有主意。”

  “说。”

  “请陛下拨五亿钱,调配医者,往南阳治愈瘟疫。”

  闻言,皇帝立即没了火气。

  如今朝廷财政吃紧,上哪儿拨五亿钱?

  皇帝坐下道:“此事,还当从长计议,何进,张温献计了,你就没什么想说的吗?”

  何进闻言,猛一哆嗦。

  “陛下。”

  何进一咬牙,索性继续祭出刘备。

  “校尉刘玄德已经平定了幽州战事,眼下在左中郎将部听命,可调他解决南阳之事,他还是有办法的。”

  皇帝一皱眉,忽然想到刘玄德还没死,不过此一时彼一时,能平定幽州说明刘玄德还有些用,可暂时留他性命。

  皇帝转念一想,刘备不是袁隗一手提拔起来的吗?怎么现在和何进如此亲密?

  最近皇帝听说,袁隗与何进的关系又不好了,这点皇帝很满意。

  如果继续让何进用刘备,那么何进和袁家便能进一步割裂。

  皇帝想了想道:“大将军,刘玄德帮了你这么多,可人家老师还在狱中,你这事做得欠妥。”

  何进想了想道:“陛下所言极是,卢植之事,臣不敢自作主张,还求陛下开恩。”

  皇帝轻轻笑道:“等刘备回雒阳,你便让他把卢植接出来吧,记住,这不是朕的意思,而是你何进的恩惠。”

  何进伏地道:“臣,谢过陛下。”

  ……

  却说广宗城外,汉军调动并、幽、冀三州兵力,将广宗城团团包围。

  刘备部大营。

  深夜,营中传来霍霍磨刀之声。

  关羽走进营帐,见张飞赤裸上身,拿着一把刀正在打磨。

  打磨完毕,张飞拿起刀,用大拇指试了一下刃口,当真锋利无比。

  “三弟,为何磨刀?”

  “二哥,你不必管,俺一人做事一人当。”

  回想起刘备每日苦苦劝说,希望皇甫嵩招降黄巾军,却屡屡碰壁。

  张飞冷声道:“那皇甫嵩专与大哥为难,俺今晚就潜入中军帐杀了他,给大哥出一口恶气!”

  “三弟,你胡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