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第1458章 长安幼儿园

  “你说的是那个剖腹产吗?”

  程芳刚才已经看完了《大唐日报》,自然知道华宁要说什么。

  “是啊,我看过他们医馆的肠痈手术,确实很厉害,成功率也很高。但肠痈的手术,只是切掉一小块发炎的肠子,虽然难度很大,但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现在,他们竟然敢开腹取胎,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对于这个消息,华宁并不怀疑。

  这件事情牵扯到了契苾何力这种大将军,怎么可能有假?

  “十个女人中,有两个会遇到难产,甚至三四个都有可能。有的人运气好,还能把孩子生下来,有的人运气不好,一尸两命。”

  “这观狮山书院医学院的剖腹手术,我到现在都不太明白是如何做到的,但其中的含义,却是非同一般,特别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培养出了这么多的女医生,实在是让人有些好奇。”

  之前观狮山书院医学院招收女子,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尤其是孔颖达为首的儒士们,认为书院招收女子,有些伤风败俗。

  程芳身为医生,把自己的女儿程琼送到了医学院读书。

  “程医正,听说陛下打算在观狮山书院的医学院里,招收一些女医生,这是真的吗?”

  华家跟程家同出一脉,都是医道世家,在华夏的医学世家中,地位极高。

  在长安城里,进入太医院当御医,才是他们最好的出路。

  以前,太医院里的大夫,都是师徒父子传承的。

  如果观狮山书院的招收方式不一样,华宁也可以考虑一下,要不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观狮山书院的医学院去。

  “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在有孙思邈和林秋这位医道奇才在,观狮山书院医学院已经成为大唐的医学圣地,而且还有燕王撑腰,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程芳与华宁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话题渐渐从剖腹产的事情上转移开来。

  ……

  宣政殿内,李世民正在听着张阿难的禀报,此时的他,目光幽深,似笑非笑。

  “那岂不是说,剖腹产真的能治好难产?”

  李世民每天都要看一份《大唐日报》。

  虽然他没有时间仔细看,但大体的内容还是要知道的。

  身为一国之君,他当然知道剖腹产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古代人的平均寿命较短?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孩子会早夭。

  就连皇宫里,每一个朝代,也不知道死了多少妃子。

  哪怕是李世民的后宫,也是如此。

  所以,不管是于公于私,他都必须弄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是啊,我已经派人去找了那几个接生的稳婆,都说人是活不成了,但契苾将军却是亲自去了一趟燕王府,让孙大夫给她剖腹产,结果孩子顺利的生了下来。”

  “现在契苾将军的妻子还在医馆里,不过听说她的情况已经稳定了下来,最多三五天,她就可以回家休息了。”

  “孙神医?这报纸上写的是梅川惠子和契苾何芳做的手术?也就是说,她们什么都没做?”

  李世民知道梅川惠子是李想从倭国带回来的侍女,听说李想把她送进了医学院,但他还是不敢相信,一个女人能做出这样的剖腹产。

  “陛下,虽然不能百分百确定,但我敢打赌,绝对不止梅川惠子和契苾何芳,燕王,孙神医,林郎中,应该都在。”

  “奴婢觉得,梅川惠子应该是主要人物,但她是受人指点的,至于报纸上为什么没有提到这件事,那就是另有隐情了。毕竟,做这个手术的时候,要把衣服都脱下来。”

  李世民瞬间明白了张阿难的意思。

  仔细想想,李想将梅川惠子和契苾何芳作为剖腹产的典范,对于观狮山书院,对于大唐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燕王府,李想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和往常不同的是,小玉米并没有像出门。

  但是,王府中的下人们,却是苦不堪言。

  这位小公主,每天都带着金毛到处惹是生非。

  今天跑到养鸡场,把一群母鸡吓得半死,第二天又跑到温室里,把刚发芽的种子给糟蹋了,后天把刚出生没几个月的弟弟弄哭了。

  如今成了燕王府的心腹大患。

  “王爷,小玉米太调皮了,要不,我们把她送到学堂里去?”

  段嫣然刚把小玉米哄哭了的弟弟安抚下来,然后看向李想,一脸的无奈。

  “私塾一般都是六七岁之后才开始上学的,小玉米才三岁,在学校里根本听不懂。”

  李想知道自己的女儿有多调皮,总不能让她一直这样下去。

  “天天遛金毛,一不留神就去长安城搞事。这金毛有两百多斤重,一般的护卫根本打不过,万一伤到什么人,那就麻烦了。”

  李想听了段嫣然的话,心中却在想着该如何解决这件事。

  是不是应该办个幼儿园?

  专门用来教导那些还没入学的孩子们。

  “嫣然,你这么长时间都不出去,我也没有时间天天在家里,你是不是很无聊?”

  “那倒不是,我从小就是这样。”

  段嫣然完全搞不懂李想为何会忽然提起自己。

  “我有个主意,长安城里,像他这么大的世家子弟,应该不少。像你这样足不出户的女人多了去了,能不能建立一所专门的学校,教那些还没上私塾的孩子们?”

  李想的提议,并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所以,段嫣然并没有太过惊讶。

  “可是,王爷,你不是说小玉米不懂私塾里的东西吗?那么,给孩子们开的学校,到底教的是什么?这种三四岁的孩子,你教读书识字也没用。”

  “幼儿园里教的东西,跟学校里学的不太一样。说是学校,其实就是孩子们聚集在一起,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的地方。”

  “俗话说,三岁看老,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不过也说明了一个人在幼年的时候,性格会对他的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既然如此,那就试试吧。”

  段嫣然觉得跟一群孩子玩,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这件事我会让许敬宗去办的,然后在王府附近建一所幼儿园,李雪也可以来幼儿园任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